节能环保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给中国经济,中国企业,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于国家经济,能源这个引擎将带领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对于企业,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创业投资,上市公司投资的风向标;对于老百姓,节能环保将成为一种领先的理念。
不久前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二批政府和社会资本(PPP)合作示范项目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将在2016年1月1日开始执行。经过专家评审,确定了206个PPP示范项目,其中涉及环保产业的PPP项目数量达76项,投资额达1094.34亿元。伴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入“十三五”规划,大量的资金投入也将成为必然,而PPP项目的引进将会对较大的环保资金压力起到缓解作用。
数据显示,我国环保行业产值从2012年的3万亿增长到2014年的3.98万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5.2%。2013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我国节能环保行业产值年均增速应在15%以上,因此预计2017年能超过6万亿。欧洲、美国、日本等国环保产业投资占GDP的比重一般介于2.5%-3.0%,而我国2010年环保产业投资占GDP比重只有1.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行业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前瞻产业研究人士认为,目前社会资本对于环保PPP项目的投资热情存在两极分化,一种是技术力量、资本雄厚的大企业对于PPP项目投资热情比较高,另一种是小企业由于能力所限,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环保PPP项目的利润太低,而环保产业的一些项目的相对高成本会造成企业入不敷出,小企业很难承受;二是环保类PPP项目风险也很大,会面临政府的违约,例如污水处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污水的总量会逐渐减少,政府能否按照契约精神履行合同?小企业对于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三是此类项目回收资金的时间长,大企业会更感兴趣,因为大企业看中的是制度,很多企业在PPP环保项目建立之后将收费权抵押换得的资金去发展其他的项目。
虽然大企业在环保PPP项目中参与并购比较多,小企业没有资本、核心技术很难参与其中,但是在“十三五”期间,国家要在乡镇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污水处理场,尽管这些项目的利润也比较小,但是贵在数量多,小企业应该可以有所作为。
业内人士还认为,当前我国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地方政府倾向于将PPP项目单纯定位为开拓融资渠道之举,而未能对等考量社会资本的利益诉求,在合作中仍保持强势地位,政府承诺不能如约兑现,社会资本方在投资入股后难以获得相应待遇,在投资、建设、运营等核心环节失去话语权,使得PPP项目对于社会资本来说,风险难以把控,收益难以保障,从而心存疑虑乃至畏惧。
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在环保PPP项目中社会资本的投入并不太尽如人意,可是从发展需求上来说,确保PPP在环保产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又必不可少。
业内研究人士认为,确保PPP在环保产业中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营造重诺履约的市场环境,推动PPP项目的落地实施;二是创新PPP项目管理模式,提高PPP项目实施效率和效果;三是建立清晰的部门分工协作机制,理清各部门职责,有条不紊地推进PPP项目建设;四是环保产业在初期很难获得收益,风险也较高,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