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水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愈加突出。改善水环境,第一步就是要做好城镇污水处理,这已成为业内共识。
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近4300亿元。“十二五”规划污水年处理量将达500亿m3,省会和地级市仍是建设重点。“十二五”期间有建设需求的城市共379个,新增设施的处理规模将以中小规模为主,但保持持续增加态势。
陕西,这个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始省份,不仅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汉江、丹江的发源地,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70%的“蓄水池”。陕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由此,陕西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受到各界关注。而在水污染治理的诸多工作中,城镇污水处理能否实现达标排放成为重中之重。
污水处理走上“正轨”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工委主任李健伟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截至2015年6月底,陕西省已建成运行城镇污水处理厂118座,实现县级以上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处理能力391.55万m3/日,日处理污水317.6万m3,处理率达到82.7%。截至目前,陕西省共建成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项目2532个、2771.8公里,其中城市建成912个、969.7公里,县城建成1512个、1690公里,重点镇建成108个、111.7公里。
“在2015年二季度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考核中,陕西省城镇污水处理工作全国综合排名前5位。”李健伟如是说。
咸阳市市政府负责人表示,在2012~2014年渭河3年行动中,咸阳市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1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2万吨,封堵渭河入河排污口13个,占入河排污口总数的65%,消除了生活污水直排渭河现象。2014年渭河咸阳段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年均浓度较2011年分别下降35.9%、52.9%;今年1~7月份,两项污染物浓度均值较去年同期下降33%和37%,溶解氧浓度均值5.42mg/L。
在西安古城墙脚下,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纷纷表示,“光就护城河水质来看,西安市的水质地区的确较前几年有较大改善。”
管网配套难到位 污水处理厂常“吃不饱”
虽然陕西在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陕西省住建厅副厅长任勇透露,在实际运营中,很多污水处理厂污水搜集难度大,经常面临“吃不饱”的局面。
如何定义“吃不饱”?业界公认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运行负荷率(运行负荷率=每日实际进水量/每日设计处理量)。记者了解到,陕西省2013年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为70%。这与同期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82.6%)相比,确实有一定差距。甚至在一些中小型城市,运行负荷率则更低,如安康市运行负荷率只有52.88%。
为什么运行负荷率偏低?“一方面当初建厂的时候很多属于‘一哄而上’,设计规划缺乏统筹,特别是在陕南地区。而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管网配套建设不到位。”任勇如是回答。
陕西省某污水处理企业负责人表示,众多城市污水处理规划设计普遍存在“重厂轻网”现象。处理厂设计规模偏大,管网却不配套,直接导致实际来水量严重不足。“一个设计规模为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项目,实际来水量只有2万~3万吨,这是普遍情况。”
“为什么会滞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资金来源不足。”陕西省住建厅副厅长任勇“一语中的”。
资料显示,陕西省在争取资金支持方面,组织该省各地申报2015年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项目698个、964.21公里,会同陕西省财政争取污水管网专项资金4.36亿元。2011~2015年,共计争取中央城镇污水管网专项资金35.7亿元。
“看似很多,但对于地方来说,仍是‘杯水车薪’。”任勇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中央层面对管网建设的补贴额度是60万元/公里,但是建设成本往往高达300万~500万元/公里。“这中间的差额,只能靠地方政府自己配套。在大中城市,配套资金尚能跟得上,但在一些中小型城市,政府财政很难拿出那么多钱。所以才会出现配套管网建设难到位的现象。”对此,任勇表示,希望中央层面在管网资金补贴方面,能继续适当加大补贴力度。
污水处理费难以覆盖成本
在污水处理领域,采用BOT、TOT、PPP等模式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在陕西也不例外。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陕西,上述融资模式大多用于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并非配套管网建设。“究其原因,是因为管网建设投资回报比建厂,要低很多。所以一般民间资本介入管网建设的意愿较低。”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知名市政领域投融资专家薛涛此前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透露。
咸阳市西郊污水处理厂就是这样一家通过借助BOT模式建成的生活污水处理厂。该厂总投资人民币1.53亿元,2009年1月正式运营,2012年4月开始提标改造,2013年6月提标验收。目前该厂污水处理后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一级标准要求。
该厂负责人透露,目前该厂的运营成本在1.039元/吨左右,而当地居民的污水处理费为0.95元/吨。“这中间的差价缺口,基本都是由政府来补贴。”该负责人透露。
当被问及政府是否能按时准确发放处理费时,该厂负责人表示,从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营以来,基本都能按时付费。“但是,我们污水处理厂在试运营期间的费用还有一部分没有到位。这部分希望政府也能尽快给予解决。”
污泥处置有待进一步解决
在污水处理行业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副产品——污泥,总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对污泥能否实现无害化处置,也成为对污水处理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陕西省对于污泥处置的方式大多以安全卫生填埋为主。而对于污泥处置利用的其他方式,如干化焚烧、好氧堆肥,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以西安市为例,西安市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西安市市内有3家政府选定的有资质的危废处置企业处理污泥。在处理方式中,水泥窑协同处置所占比例不足10%,好氧堆肥生物利用也仅在10%左右。
而在安康市,安康市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目前该市对于污泥处置的很多项目还处在商议引进过程中。“我们跟省发展改革委协商的结果是先将污泥脱水,将含水率降至60%以下,等好氧堆肥生物技术成熟以后,再进行技术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