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水生态文明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泰兴市水利部门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责任目标,多措并举激发职能部门、企业及社会的积极参与与监督,全力开拓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泰兴路径”。
由于环保意识淡薄及经济非科学发展等原因,江苏省泰兴市的农村河道一度成了垃圾场,水质污染,而扒坡种植又造成河岸坍塌,排水不畅。今年以来,借力国务院“水十条”发布之契机,泰兴市水务局对全市已实施挡墙的骨干河道约70多公里启动了高标准绿化,坚决杜绝扒坡种植,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沿河生态环境。同时,认真总结推广宣堡、姚王等乡镇在农村河道管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做法,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农村水环境治理路径。
泰兴宣堡镇在“治”水中因地制宜引能人,市场化规范运作。该镇全部中沟收归村集体后,因村制宜、因河制宜,采取召开现场观摩会、推进会等方式,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通过竞标将所有中沟全部承包给本村和苏州、如皋等地的能人有偿经营。科学机制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运营活力,镇政府和承包业主先后共投入资金约580万元,预计每年可减少管护成本近4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在承包经营的过程中,宣堡镇政府针对所有中沟河坡的绿化和水面的发包,与相关业主签订了“河坡绿化承包合同”和“水面承包合同”,打破村与村的界限,以中沟桥梁为界统一发包,杜绝鱼网鱼簖拦隔,要求承包业主“五包”:包苗木成活,包景观效果,包河坡整洁无杂草,包河道管护,包水面清洁无漂浮物,并实行统一市场运作,统一绿化品种和规格,统一栽植标准和模式,统一考核验收的“四个统一”,取得了良好的治水成效。
泰兴姚王镇的“治”水工作,注重责任到人抓落实,多元化管护保长效。该镇认真执行黑臭河道整治“三年规划,逐年实施”的方案,创新提出“园林化水利”模式和多元化长效管理理念,先后投入3000万元,落实中沟河道“以养代管”、“以水护水”的方针,对河道养殖权统一公开招投标,并明确渔业养殖户承担河道长效管护工作,同时河道养殖及经营性规划必须服从水利工程建设、防洪排涝等公共事业需要。在整治后的3年内,该镇将实行“工程化管护”,即由施工单位对河坡进行绿化、管护;3年后实行“市场化管护”,即通过公开招标,落实管护对象和公里管护费用。同时,借鉴泰兴市水务局对全市干河推行“河长制”管理的做法,由镇村负责人分别担任“分河长”和“河段长”,实行长效管理。如今,姚王镇处处显现“河畅水清、功能健全、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美景,今年荣获江苏省水利厅授予的“水美乡镇”称号。
“保护好水环境,建设好水生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重视抓好水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子孙后代。”泰兴市水务局局长褚新华如是说。目前,泰兴农村水环境治理实抓项目,更着力建立健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让农村水环境治理步入“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