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一度引发全民热议。在规划细则出台进入倒计时关键时刻,新华网举办创新驱动战略下的“中国制造2025”主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共议中国制造未来发展。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在活动上阐述了海尔对于智能制造的理解,海尔是怎么做的以及海尔都做了哪些实践、取得了哪些成果等。陈录城介绍说,互联工厂模式是海尔对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探索和实践,互联工厂就是由大规模制造转型为大规模定制,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早已进入平台化、网络化转型的海尔,成为国内最早探索和实践工业4.0的家电企业。海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提供大规模定制服务,实现用户和企业零距离的做法也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
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首席流程信息官贺东东分析说,工业4.0或者说工业互联网真正实现后,它是一个什么格局呢?它一定是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到制造终端设备的全程打通,也就是海尔提出的大规模定制。在这个链条里最值钱的一定是最靠近用户的那一端,即用户大数据。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拥有最庞大的用户群,这是我们发展工业4.0的优势。
用户代替产品,已然成为企业最关注的对象。而在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张智海看来,用户直接促使第四次产业革命或者说工业4.0的出现。“其实最主要的原由,我个人理解是由用户需求驱动的,需要满足用户定制化需求,才推动工业4.0概念的出现。”
那么,工业4.0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用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的话来说,在4.0时代,供应跟需求是一个整体,宏观调控跟微观调控变成一体,研发在制造化,制造在研发化。
罗清启拿海尔的智能冰箱举例说,海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未来的生活场景:当你冰箱里的库存已经空了,它会自动下单到超市去订东西,然后送到家里来。也就是说,冰箱可以采集客户的行为和购买习惯,而超市、物业管理机构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为你提供更好的智能家居服务。
数据产生价值,“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这句时下流行的俏皮话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贺东东认为,互联网的技术加上工业4.0的技术,让企业更容易去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次,企业需要像海尔那样不停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断的改变自己去适应用户的需求,去适应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