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22日是第23届“世界水日”,也是第28届“中国水周”第一天。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当前,我国水资源利用是否逼近“天花板”?节水面临什么挑战?如何拧紧“水龙头”?
“全国用水总量正在逐步接近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目标,海河、黄河、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达到106%、82%、76%,西北内陆河流开发利用已接近甚至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巡视员颜勇表示,水资源开发利用逼近红线。
一方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另一方面,用水方式较为粗放。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2,低于0.7至0.8的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世界先进水平的2倍左右,国内600多个城市供水管网的平均漏损率超过15%。
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节水优先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战略选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先导作用和刚性约束。
水利部政法司司长李鹰表示,2015年,水利部门将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减排技术改造,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普及使用生活节水器具,加快海水、中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
同时,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节水内生动力。加快建立水权制度体系,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积极推进水权交易;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农业节水的重要突破口,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制度和节水激励机制;全面推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加快依法节水管水,把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