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启荣,藉贯湖北。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后。
1986年6月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获岩石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获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为:三江中段火山岩同位素示踪及元素地球化学分区与成矿。
2000年9月至2003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专业方向为岩石地球化学。2003年3月博士后出站。博士后出站报告的题目为:青藏东缘新生代两期高钾岩系中深源包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以云南马关和六合地区为例。主要从事岩石学、地球化学、矿床学、矿山地质学、无机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要科研工作经历
1. 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协作项目《西藏1:5万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地区 (I44E019022、I44E019023、I44E012022、I44E019023)矿产地质调查》(2008.1-2009.12)(2008.1-2009.12)
2. 主持西部矿业西藏资源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冈底斯成矿带有色贵金属矿点地质调查与评价》(2007036929)(2007.1-2008.12)
3. 主持973项目下属的子课题《华北南缘火山岩研究》(2007011007)(2006.1-2010.12)【2006CB103502】
4. 主持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中国西部盆山耦合的构造系统和岩石系统》(2005036200)(2005.11-2007.11);
5. 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藏1:5万朱诺地区(H45E014014、H45E014015、H45E014016、H45E015014、H45E015015、H45E015016)矿产远景调查》(2003014041)(2005.1.1-2007.12);
6. 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青海1:25万不冻泉幅(I45C001003)区域地质调查》(2003014041)(2003.1-2005.12);
7.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三江中段扬子与冈瓦纳陆块间地球化学边界的研究》(2001-2002);
8. 参加基金重点项目《不同时空背景橄榄岩地幔属性对比与克拉通破坏》(90714002) (2008.1.1-2010.12.31)【2008013038】
9.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川西理塘-巴塘地区二叠纪火山岩性质和归宿:地幔柱活动的产物吗?》(40572031)(2006.1-2008.12)
10. 参加中国地质大学创新学术团队项目《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地大发[2005]40号)(2005.7-2008.7)
11. 参加国家科技部973预研究项目《雅江流域晚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岩浆活动》(2005CCA05600)(2005.11-2007.11)
12. 参加973项目《青藏高原新生代大陆碰撞过程中壳幔物质能量交换及其成矿作用研究》(G1998040807)(1999-2003);
13. 参加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壳幔相互作用对超大型矿床的制约》(95-预-25-01-02)(1999-2002);
14. 参加国家科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紧缺矿产资源快速堪查评价的新方法新技术研究》的下属子专题《三江中段火山岩及其与Cu、Au等成矿之关系》(97171010)(1996-1999);
15. 参加国土资源部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西南三江中段重要成矿带的地质构造演化与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规律和远景预测》的下属子专题《三江中段地层火山岩地球化学分区与成矿》(96172006)(1996-2000);
16. 参加原地矿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西南三江地区铜、铅、锌、金、银、锡等矿产的成矿条件》的下属课题《三江地区火山岩蛇绿岩与成矿若干关键问题研究》(85-01-003-02-4)(1991-1995);
17. 参加原地矿部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构造-岩浆带的划分与主要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分布规律》的下属课题《三江地区重要火山岩系及其成矿作用》(86010-2)(1986-1990);
18. 参加原地矿部八?五区调项目《湖南沅陵四都坪幅(H49E021011)-马底驿幅(H49E022011)1:5万区调联测》(1993-1996);
19. 参加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横向协作项目《云南罗武地区昆阳群火山岩成矿作用及铁、铜矿床找矿研究》(94-D-26)(1994-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