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不愿种地、不会种地等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逐渐呈现,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当下农业发展的“新常态”。在农业发展的新常态下,农机服务组织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农机社会化服务更加不可或缺、农业机械装备的提档升级更加重要。
一、顺应新常态,在实现民生新改善上求突破,打造富民新农机
民生改善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硬指标。在新常态下,打造富民新农机是农机化工作的真正落脚点。在落实惠民政策上下功夫。创新组织实施好购机补贴、秸秆还田、农机政策性保险等工作,探索建立惠农政策长效管理机制。推进秸秆还田补助做到全覆盖,实现应补尽补。抓住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机遇,推动宿迁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让农民真正得实惠。推进农机政策性保险由传统的动力机械和联合收割机械向大型、主要农机延伸。推动跨区作业由机收向机耕、机种、机还田拓展,最大化发挥机具作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对新购机农民、农机驾驶员、农机修理工等实行免费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上下功夫。目前,宿迁的农业大部分仍是传统“小而散”的生产方式,农户普遍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生产经营能力不强,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我们将建立以农机户为基础,农机服务组织为主体,农机作业服务为纽带,着力构建“覆盖全程、服务全面、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全市461家农机合作社由单项作业向全程服务延伸,由单纯作业服务向流转土地、统防统治、生产加工一体化服务拓展,推进“订单式”“保姆式”“全程式”服务,提升农机服务产业化水平。在打造安全便民工程上下功夫。构建政府主导、联动协作、宣传教育、投入保障、考核激励、长效管理“六大机制”,不断提高“平安农机”创建水平。以“全程协办制”和“一站式服务”为抓手,创新开展“送检下乡”活动和免费实地检验,加大“平安农机通”和“双优”加油卡推广力度,努力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全力推进农机具保险。
二、顺应新常态,在谋求改革新成效上求突破,打造创新新农机
目前,随着宿迁农村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农机化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宿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在全省还相对靠后,农机化发展模式还比较传统,跟不上农业结构调整和先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新常态下,只有不断谋求农机创新,宿迁农机化才能找到新方向、新出路。打造“新平台”,建立农机信息化服务新体系。着力构建上下联动、服务高效的农机化信息网络群,实现农机审批事项网上运行。建立政务信息、政策法规、科研推广、管理服务、购机补贴等应用型数据库,实现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实时掌握购机补贴实施情况,加强农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实施“大流通”,谋划农机现代流通新体系。做好农机流通领域的改革创新,改变过去农机销售小打小闹各自为政的方式,推进集团化、规模化和信息化作战方式。打造“农机流通服务品牌工程”,全方位推动“农机流通服务品牌工程”实施。借鉴汽车4S店和国外农机品牌店的做法、经验和启示,建立农机行业“4S”服务中心,转变农机品牌销售店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推行“全过程”,构建农机化全面发展新模式。改变过去偏重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向更注重领域和区域的全面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转变。高效农业不能依靠传统的手工来运营,必须借助机械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推出特色化的农业机械,由低端机械向高端、复式作业机械转变。由主攻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向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进军,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种植业向养殖业、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地域向水域、空域等广度和深度全面推进。
三、顺应新常态,在推进转型新发展上求突破,打造生态新农机
生态环境是宿迁的金字招牌。加快农机化转型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需要。提高装备水平促进“节能降耗”。积极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综合运用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等政策,促进大马力、高性能、智能型、复合式及绿色、节能、低碳的农机发展,重点推广高性能联合收割机、高速乘座式插秧机和高效特色农业机械。规范建立二手农机交易市场,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促进农机循环消费和回收利用,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机和谐型农机化发展机制。推广现代技术促进“生态环保”。围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太阳能灯治虫新技术、保护性耕作、多功能联合收获、化肥深施等农机新技术,有效推进秸秆焚烧、耕作扬尘、土壤风蚀等问题的解决,促进粮食增产增效。组织高效作业促进“低碳减排”。设立机械调度中心,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调度机械,降低机具空转率。积极开展复式作业,减少机具重复运作。开展机具检修、维修,组织机具及时保养入库,切实提高机具的保养保管质量,维护好机具性能,促进机械降低油耗,降低故障发生率,高效投入农田作业。
四、顺应新常态,在强化作风新转变上求突破,打造清廉新农机
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购机补贴、秸秆机械化还田、农机化项目建设等补贴资金在逐年增长,农机部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新形势下,打造清廉新农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专项检查不手软。建立健全资金发放检查长效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和抽查,来推动农机工作作风转变。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近年来农机补贴资金进行全面梳理,坚决查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侵占挪用资金行为。督促监管不变通。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以监管促规范、以监管促落实、以监管促廉政。坚持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注重发挥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同时,做好补贴政策的宣传、信访等工作,增强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章立制不走样。加强农机补贴、秸秆还田补助等资金的管理内控,通过完善制度、严格管理来加强监督。我们将积极构建农机补贴资金廉政风险防控教育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约束机制。健全完善重要农机情况报告、资金源头控制管理、资金监督管理以及农机经销商黑名单、信息公开等制度。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权,打造清廉农机新环境,树立清廉农机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