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是“双十一”的第六个年头,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网购群体已经从80后普及到60后,甚至延伸到50后,与当年初创“双十一”已不能同日而语。
增量看天猫
奥维数据显示,2009年阿里初创“双十一”时,销售额仅为0.5亿元,而到2013年,销售额飙升至350.19亿元。
不可否认,“双十一”已发展成国内销售最大规模的年度盛事,也印证了我国网购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奇迹,而阿里巴巴集团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从光棍节到购物节,“双十一”虽然是阿里系创造的,但对于线上销售来说,已经不再是阿里独步市场,而是成为整个线上销售的一个节日。从市场传递的信息表明,各大电商线上、线下并举,采取多项手段积极促销。天猫、当当网、凡客、京东商城等均已相继宣布新的促销政策,苏宁、国美则考虑拉长促销时长,希望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来争取消费者青睐。还有电商通过微信、QQ启动“亿元合体红包”活动,通过自媒体力量刺激消费者,以取得借势扩大销量的目标。
不过对“双十一”市场增量来说,今年还得聚焦天猫。理由在于,第一,阿里在美国上市聚足了人气,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下单体验;第二,今年是商家数目参与最多的一年。到目前有2.7万家商家表示愿意参与天猫“双十一”,其中绝大多数家电企业都在天猫设立了专卖店;第三,首度走向全球市场,向国际商家和市场开放。据称,已经有200多家国际商家加入“双十一”,涉及全球的物流体系已经准备妥当。
高端看苏宁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销售量只是市场的一个看点,还有一个重要看点就是高端产品的销售比例。
首先,高端产品特别依赖于产品的体验。比如说,彩电目前最高端的产品是OLED,但是消费者只有把OLED与LED产品做了现场的对比,OLED产品的优势才会展露无遗,这种体验在单纯的线上销售是很难完成,只有线上线下的互动配合才能得以实现。
其次,高端产品对物流和售后服务要求高。高端产品价值高,一方面对物流、配送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一般的社会快递商可以承担;另一方面对到货的时间也更短,如果没有遍布全国的仓储布局,就难以做到迅速到配送。同时,高端产品是相对技术含量较的产品,不论是售后的安装还是调试,对服务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这也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一点。
再次,单纯的线上销售不适宜高端产品。因此,厂家在电商平台一般不会把高端产品放到线上。纵观目前国内网购渠道,同时具备这几点的相对而言只有苏宁云商。苏宁具有O2O的平台与经验,具有完整的物流和售后服务体系,具有实体店经营高端产品的经验,还具有与高端产品相匹配的品牌形象。因此,从综合实力和能力上看,网购向高端产品转型中,最值得期待的是苏宁云商。
效果看物流
往年的“双十一”后,消费者最大的感叹在于,下单容易到货难。可见,物流已经成为“双十一”继续扩大效果的瓶颈。
但是今年以来,情况似乎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首先是电商的物流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像京东、天猫都形成了完善的物流体系。
而社会专业快递体系更是借势发展,在南京三茅巷已经形成快递一条街,在广州自发形成了石牌西路的快递一条街,在重庆柳荫街向东至北城天街也成为快递云集的地方。并且在“双十一”前,传统快递企业顺丰、圆通、韵达、中通、天天快递公司,从国庆过后就开始加紧招聘人员。
不仅新兴快递企业秣兵厉马,积极备战“双十一”,就连正规军邮政公司也放下身段,加入到这一商机的抢夺之中,使得“双十一”的物流通路更为多样。邮政系统除了增加人员设备,对参加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还主动与电商联系建立直提点。有的地方邮政局还把路边报停改造成代收点。
“双十一”的发货瞬间爆发,对物流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带来难得的商机。不仅物流企业业绩会得以改善,快递人员的收入也是令人刮目。不过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决定了电商决战“双十一”的效果。
热闹看线下
今年,“双十一”不再只是电商的独家游戏。线上如此火爆,不仅蚕食了线下需求份额,还从气势上抢走了线下的风头。此次“双十一”实体店终于坐不住了,最好的防守是进攻,这个法则也通用于商业零售,全国将有数百家实体店表示要参与,携手厂家提供一些针对性的优惠政策。
从全国性百货、家电商场来说,就有联商网、天虹商场、银泰商业、步步高、五星电器等10家国内零售企业联合发起了“莲荷行动”,拟在11月11日至11月16日进行联合大促销,把“双十一”也变成属于实体零售商的狂欢节日。
武汉中商集团对外宣布,借三十周年庆之机,该集团在“双十一”档期,将结合线上APP和微信启动“亿元红包大派送”活动,并直接向这几年的“双十一”主角——电商宣战。南京中央商场希望在“双十一”分一杯羹,形成与电商的不同层面上的竞争。五星电器就宣布要向电商学习,不仅所卖商品要便宜,还要实行免费送货上门。
从以往的作壁上观,到今年的积极参与,实体店的转变还是值得期待,毕竟实体店在体验上具有先天优势。包括像苏宁、国美这样既有实体店作支撑,又有线上网店销售的企业,具备了O2O的先进商业模式,这才是未来商业流通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