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国家能源局在官网上挂出的一份重要文件,在光伏业内引起震动。
这份标记为“国能监管2014-450号”文件(下称“450文件”)中提及,将对2013年7月~2014年9月的各省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项目的备案、核准、开发作监管。对新建电源项目投资开发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将处理。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倒卖“路条”将被严查,获得“路条”的项目也可能在国家能源局的监督下加快落实。
NPDSolarbuzz高级分析师廉锐也告诉记者,就在10月9日,能源局也出台了另一份文件,该文件中对于备案流程的明确、简化等提出了要求,并且禁止买卖项目备案文件及相关权益。他认为,上述两个文件应对照起来看,可看出国家能源局对于当前的新能源项目审查思路。
“事实上,我认为这次出台上述几个文件的意义之一就是,打击一些倒卖路条的公司。”一位长期从事光伏电站建设的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政府提及的新项目投机行为,就是指的这一点。一些不合规、不合法的路条、审核备案项目等都会被纳入监管体系中,若查出问题将被从严处置。”
“路条”一般是有关部门同意开展项目前期工程的批文。他表示,目前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由于光照条件好,“路条”生意非常火。以往还有“大小路条”之分,而自从备案制后,则没有“小路条”概念,只有“大路条”。而目前大路条是电网的并网文件等。想拿到“大路条”其实并不容易,“一些地区需要0.2元/瓦的成本,而转让价格可能在0.5元~0.8元/瓦。”他表示,“路条”生意多数为当地人,有很多经验,也有渠道,之后再转让给光伏电站投资商。
当然,也有一些电站投资商本身也在运作“路条”业务,但自己缺乏足够的资金继续建设光伏电站,就会转让出去,从路条“倒卖”中获得一些利润。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除了监管外,国家能源局可能会调整“路条”审批流程及有效期,但目前还没有正式消息出台。
申银万国分析师韩启明表示,上述系列文件的出炉,对一些手里握有路条且希望卖出高价的企业、个人,都将产生影响。比如100万元的“路条”持有者,想要卖出500万甚至更高价,已泡汤。其次,如果没有上述干扰,那么现有的电站EPC利润有望得到进一步保证。
该人士还表示,这次国家能源局出手来监管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拿到“路条”的某些公司实际上将部分新能源项目予以搁置,无法让这些项目真正落地。“因为不少企业虽然获得了路条,但真实目的并不在于做电站,而只是为了在二级市场上讲故事,从而拉升股价。这类收购路条的企业显然不会把建设项目这一环放在首位。”
因此,国家能源局也强调:“取得备案的项目,在规定时限内未开工,省级及以下能源主管部门可用其他等容量的项目替代”、“落实电源建设规划目标,促进新建电源项目及时投资建设”。
该人士也告诉记者,有一家他所熟识的企业,获得了江苏某市的“路条”资源50兆瓦,但迟迟不建,最后这批“路条”就砸在手里了。“这就是明显的浪费资源。”一些想获得“路条”的企业无法拿到资源,只能望洋兴叹。而前述那位光伏电站负责人也说,按上级要求,各地区的新能源项目需直接向上级汇报,以便统计实际的项目总量,如果没有办法完成,上级会进行及时督促。
长城证券一位分析师就对本报记者说,据他们粗略估计,现在国内多家光伏企业纷纷号称自己在今年有很大的光伏建设目标,总量约14G瓦,但很多都完不成,“里面的水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