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的加码,绿色经济发展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在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上,环保部原总工程师杨朝飞指出,绿色增长首先是在传统经济上的转型,发达国家率先发展绿色经济,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他表示,国际绿色转型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但是,在我国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通过污染转移,实现绿色增长的做法。
“绿色经济”一词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经济形式。
绿色经济的概念已经诞生多年,近年来,我国也在积极通过改变对官员的考核制度,激励绿色经济的发展,但是,何为真正的绿色经济,如何发展绿色经济等问题,依然存在较大争议。
实际上,发展绿色经济一直以来受一个问题困扰——要“金山银山”还是“绿水青山”?一些地方政府受制于就业、税收等因素影响,在绿色、环保这一块做得并不够。
2006年9月,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近年来,随着政府推动力度的加大,一些地区开始注重绿色经济的转型发展,出现了一些“绿色经济示范城市”,但是,从整体看与发达国家依有较大差距。
绿色经济涉及的面广,从环保角度有几个重点问题,要以技术进步来促进源头治理,以市场机制推动淘汰落后,以政策透明带动社会治理,杨朝飞称,“目前国内有一种做法,过度注重末端治理,但末端治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
受制于城市空气污染,很多城市不得已在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上做文章,甚至一些重点地区被要求禁止新建小型燃煤锅炉,增加了城市冬季热能供应的压力。但现实的情况是,燃煤电厂有50%以上的余热被浪费,燃气电厂有40%的余热被浪费掉。
此外,在污水排放方面,从环保部公布的近几年统计年报看,全国废水年排放量超过600亿吨。
在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甲烷、氨氮、磷、硫、有机肥及水资源。杨朝飞介绍,专家预测,废水中潜在经济价值达到2280亿元,如果靠技术把这些废水变成资源,或者在排废水之前就进行充分的废水利用,末端排放就会明显减少,治理的效果会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