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绿色理念贯穿粤港澳大湾区规划 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2019-02-26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基本原则强调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位包括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导读:基本原则强调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位包括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
简介:创新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将有力支持大湾区绿色供应链的进一步发展,加快推进大湾区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2月18日,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该规划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纵观《规划纲要》,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全文,顺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也体现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的理念。其中,大湾区 发展成为了亮点之一,《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在大湾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我们认为,大湾区拥有在绿色金融领域领先探索的改革创新试验区、国际金融中心、科技创新聚集地,以及绿色发展需求较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具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优良基础,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大有可为,有望成为世界级绿色金融发展示范区。
一、《规划纲要》中的绿色发展理念。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下称“珠三角九市”),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在此背景下,《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要绿色发展,而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在生态环境上也须达到和其他国际一流湾区同样的水平。因此,在《规划纲要》中,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全文。
 
1. 总体要求中的绿色基调。
基本原则强调绿色发展,保护生态。《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大湾区可持续发展。
战略定位包括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
发展目标强调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优美。《规划纲要》明确了大湾区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其中,具体目标包括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及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初步确立,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远期目标中提到,到2035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点布局之一。
在《规划纲要》的具体布局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被单立一章,凸显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规划纲要》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建设美丽湾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使大湾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具体来看,《规划纲要》从打造生态防护屏障、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三个方面部署了大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打造生态防护屏障方面,《规划方案》提出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珠三角周边山地、丘陵及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加强海岸线保护与管控;强化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保护沿海红树林;加强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加强湿地保护修复。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规划方案》重点强调了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提出要开展珠江河口区域水资源、水环境及涉水项目管理合作,重点整治珠江东西两岸污染,强化陆源污染排放项目、涉水项目和岸线、滩涂管理。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实施东江、西江及珠三角河网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重要江河水环境保护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强化深圳河等重污染河流系统治理,推进城市黑臭水体环境综合整治,贯通珠江三角洲水网,构建全区域绿色生态水网。
同时,《规划方案》也对大气、土壤、农业污染防治进行了部署,提出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更严格的清洁航运政策,实施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统筹防治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加强危险废物区域协同处理处置能力建设,强化跨境转移监管,提升固体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开展粤港澳土壤治理修复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示范,强化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制度保障方面,《规划方案》提出要建立环境污染“黑名单”制度,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
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方面,《规划纲要》提出要挖掘温室气体减排潜力,采取积极措施,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加强低碳发展及节能环保技术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生产企业切实落实废弃产品回收责任。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加快节能环保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的融合。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加强城市绿道、森林湿地步道等公共慢行系统建设,鼓励低碳出行。推广碳普惠制试点经验,推动粤港澳碳标签互认机制研究与应用示范。
 
 
3. 绿色发展理念渗透于各项布局。
除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外,绿色发展理念还渗透于大湾区发展规划的方方面面。
在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首先,《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其中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是重点任务之一,《规划纲要》强调要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和布局,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加快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有序开发风能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其次,《规划纲要》还提出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大力推进雨洪资源利用等节约水、涵养水的工程建设,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对澳门第四供水管道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及环境风险防控工程建设。完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海堤达标加固、珠江干支流河道崩岸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珠江河口综合治理与保护,推进珠江三角洲河湖系统治理。
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方面,首先,《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重点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其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规划纲要》强调,要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形成以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总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带。
最后,《规划纲要》还提出要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支持澳门发展租赁等特色金融业务,探索与邻近地区错位发展,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
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方面,《规划纲要》提到要加强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合作。完善港澳与内地间的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提高大湾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加强粤港澳食品安全合作;保障内地供港澳食品安全,支持港澳参与广东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信誉农场”建设,高水平打造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在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方面,《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开发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合作共享,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其中,在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中,《规划纲要》提出了适时修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研究进一步扩展前海发展空间,联动香港构建开放型、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加强深港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合作。在合作区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支持在深圳前海设立口岸,研究加强与香港基础设施高效联通,借鉴香港经验提升城市建设和营运管理水平,建设国际一流的森林城市,突出水城共融城市特色,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智慧生态城区。
二、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大有可为。
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在大湾区“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我们认为,大湾区拥有在绿色金融领域领先探索的改革创新试验区、国际金融中心、科技创新聚集地,以及绿色发展需求较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具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优良基础,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大有可为,有望成为世界级绿色金融发展示范区。
1. 大湾区具备良好的绿色金融发展基础与优势。
首先,广州作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领先探索可以为大湾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提供示范作用。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五省(区)八地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广州市作为试验区之一,在绿色金融领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创新了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认证机制,发布了绿色企业认定办法和绿色项目认定方法。创新绿色项目产融对接机制,制定绿色企业和项目库管理办法、绿色项目产融对接管理办法,建立绿色项目库日常管理机制;在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方面,落地了一批绿色专营机构;在推动绿色产业融资方面,截至2018年3月底,广州市银行业绿色贷款余额2596亿元,比2017年6月试验区获批时增长34.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0个百分点;在促进绿色转型发展方面,在花都湖南部和西部分别规划建设了面积约3000亩的绿色产业价值创新园区和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绿色产业园区,通过绿色金融支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等绿色产业,加快打造高效、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发展先进示范区。
其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将为我国绿色金融领域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2018年“香港绿色金融协会”成立,香港特区政府在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将启动金额高达1000亿港元绿色债券发行计划,并启动绿色债券资助计划,向使用香港绿色金融认证计划的合资格绿色债券发行机构提供资助。
香港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明显加快,绿债发行量较去年明显上升,发行主体趋于多元化,涉及香港本地机构、内地企业以及国际组织。其中,内地企业是香港绿色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在港发行的绿色债券币种更为丰富,包括港币和人民币等货币[3]。我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的优势,将有利于我国绿色项目、绿色企业吸引到更多的国际资本投入。
最后,大湾区作为科技创新集聚地,在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方面有着较大优势。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可以有效解决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加速推动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发展,如建立绿色项目识别、认证、评估、风险控制、过程控制等智能系统,并能有效降低绿色金融业务中的额外成本。大湾区作为科技创新集聚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科技领域均遥遥领先,在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这将加速推动大湾区绿色金融的蓬勃发展。
2. 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重点方向。
从绿色金融重点支持领域来看,首先是支持绿色“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打造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区,支持粤港澳加强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而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一直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四部委在2017年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生态环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我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基于其发达的经济金融体系,通过绿色金融支持“一带一路”沿线绿色发展将成为重要方向。
其次是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和转化,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集聚,科技研发、转化能力突出,在此次《规划纲要》中也强调了科技创新发展的地位。基于此,我们认为依托大湾区丰富的高科技产业基础,可以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和转化、构建绿色产业技术体系,重点研发新能源和资源集约利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污染生态系统修复、污染评测与预防等技术,支持产业绿色升级。
从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来看,首先,发展绿色债券,在绿色债券方面可以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我们认为这有利于我国绿色债券标准与国际接轨,助力境内企业境外发行绿色点心债和境外企业境内发行绿色熊猫债,推动境内企业在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数量的进一步提升。
其次,发展碳金融,《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如果成功设立,这将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参照国际上成熟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期货不论从价格发现功能、市场流动性作用,以及风险管理能力等各个角度看,都是核心的碳金融衍生品,然而在我国,受制于监管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限制,碳期货发展滞后。因此,我们认为此次《规划纲要》提出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将助力我国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从而增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流动性、平抑价格波动、降低市场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参与度,加速推动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成熟。
最后,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成熟的供应链系统,创新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我国首个绿色供应链试点城市东莞市,作为重要制造业基地,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此次《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在此背景下,创新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将有力支持大湾区绿色供应链的进一步发展,加快推进大湾区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关键词: 环保 绿色金融
0
 
[ 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