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峰会由《财经》杂志携手专业机构,汇同业界、学界和政界专家,聚焦ESG投资、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社会价值投资等趋势发展。
马骏在峰会上表示,从2015年到2016年,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才真正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他认为绿色金融需要动员起万亿的资金,只靠政府的钱是远远不够的。金融体系作为动能来说,绿色投资的主要渠道必须要绿色化。
除此之外,金融体系还需要有资本上的参与,绿色债券、绿色股票、ESG等都要参与进来。从工具角度来讲,绿色信息管理系统等服务功能也必不可少。
另外,他从政策激励标准、、信息管理披露、绿色产品创新、碳金融、环境风险分析等方面介绍了绿色金融的发展情况。他最后总结到,虽然绿色金融在过去几年从小众项目发展成国际主流,但在我国仍处于刚起步阶段,希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ETF在未来得到快速发展。
以下嘉宾发言实录:
马骏:绿色金融在企业当中是一个很核心的方面,我想介绍这几年中国和全球在绿色金融方面的进展情况,尤其是在给大家讲一下最新的进展情况。
大家比较熟悉,其实从2012年开始,推动绿色信贷,当时有信贷的各种标准等,但是要说建立一个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是从到2015年到2016年,那个阶段才真正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那时我们开始研究为什么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搞绿色金融我们要动员起万亿的资金,每年投入到改善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光靠政府钱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当时在2014年研究这个话题的时候,发现90%的绿色投资必须要来自社会企业,因此金融体系作为动能来说,绿色投资的主要渠道必须要绿色化,这是所谓绿色金融体系的一个很大背景。
另外一个要素,绿色生态需要有资本上的参与,绿色债券、绿色股票、ESG等等都要参与进来,还要有相关服务的功能,这是从工具角度来讲的绿色信息管理的这些系统。除了这些工具和方法之外,还需要有激励机制,让我们的社会资本有足够兴趣参与到这里面。
绿色金融面临一大市场挑战,有一些投资者其实想投资绿色,但是无法识别每一些企业都是产品投资,因此从企业传统的角度来讲,必须要披露出管理的信息。
围绕这些方面,我们认为这是当时2016年一个最完整的政策框架,当时相关部门还出台了一个文件,关于政策指导意见。根据这个指导意见,有五个大方面的进展情况。
第一个关于绿色金融必须有激励标准,首先要定义什么是绿色金融的活动?哪些项目是绿色金融需要进行支持?其实绿色信贷的标准是2013年就有了,当时有银监会主持起草的一个标准,12类项目属于绿色信贷支持的,现在正在修改,清单也许会逐步扩大。到了2015年起草了绿色债券项目主导的,也就是说由国家层面引导,我们当时把相关的文件发在人民网网站上,也是跟人民银行的文件一起发,成立了一个国家层面对于绿色债券的界定,这个标准包括了31类项目,都属于绿色债券支持的领域。
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建立了相对比较清晰的对绿色的标准,在国际上是领先的,国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出台了关于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的标准,只有中国出台了。国际上是以市场化的指标,以行业协会为主题的有关绿色债券标准,当然这是一个字面性的标准。
第二个,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方面,就是建设政策激励。从中央角度讲,我们推出了人民银行的绿色债券,后期可能用人民银行比较便宜的资金借给商业银行,叫他们去推动小微和智能的贷款,现在把同样的方法运用到绿色领域当中去,人民银行可以提供第一成本的资金给绿色项目,这是一个债款的基础。同时,引入了绿色资产可以作为抵押品到人民银行,所以这是从央行层面的一个激励。
另外在财政领域当中,支持了鼓励地方政府拿出自己的财政资金对地方项目进行担保,这些在很多地方已经做了不少试点。浙江省的一个地方也是进行整改的实验城之一,已经对当地的绿色项目进行的贴标,把绿色项目分成三类,叫深绿、绿色和浅绿,深绿项目他们12%,如果原来的定义是5%的话,乘上0.12,就是0.6个百分点的由政府来付,其他的由企业来付。所以绿色是9%,那个浅绿只有5%。
最近还有江苏省出台了对绿色债务的计划,可能是30%,这个利息的30%由政府来付。最近已经形成了对江苏省当地的绿色债券的发行,我去调研了一趟有所了解,原来不想发绿色债券的,现在因为这个政策,开始发了。这就是政策激励的一些例子。
除此之外,在披露领域当中,绿色金融指导意见也很多,在指导意见要求下,过去两年已经形成了对上市公司管理一批要求的一个三步走的方案,指的是2017年有一个要求重点开创的企业,必须公布才能形成。去年年底,引入了叫半强制的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你可以不披露,但是不披露需要解释。
到了2020年,将会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无条件披露管理信息,到底披露什么样的管理信息?目前已经起草了研究报告意见稿,里边包括20条,其中有7条、8条,是关于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排放,还有能耗、水耗等等这些定量数字。有了这些数字之后,绿色基金管理人,未来比较更容易编辑各种各样的上市公司绿色程度的指数,可以挑选出来,ESG表现最好的一些公司。
这个披露的标准要从全球角度来看,2020年按照这个计划落地,中国应该成为大国当中唯一一个实行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管理披露的国家。除了这些内容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产品的创新。
第二,我们2016年启动绿色债券市场,当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占到当年全球的40%。最近两年因为美国成长很快,咱们现在排名第二,也在全球属于领先行列。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很多全球创新,包括绿色基金,市场投股票基金,这些是直接投绿色项目的基金。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成绩,咱们中国新发起了400个基金。其中包括一些中外投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新的绿色保险产品创新。一个典型的绿色产品就是环境污染,过去我们每年都有几百起的环境事故,中小企业发生事故以后,主任可能已经找不到了。因此没有人支付这个环境损害的成本,为了防止这个情况的出现,必须以环境责任保险,过去曾经试图用市场化的方式来希望这些企业主动去买这个环境责任保险,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也是将近10年,很多中小企业还是愿意跑路,而不是事先花钱去买保险。所以,在制造业当中,在环境高风险领域中,有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实行了,在深圳已经实行了,覆盖有上千家的企业,绿色保险尤其是这一类环境责任保险也大幅度上升。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碳金融的发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我们全国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框架,在上海作为一个牵头市场主体进行运作。国际上绿色金融的发展非常之快,其中相当多的一些进展跟中国的推动有关。
几个案例,一个是2016年中国担任总机构期间,我们利用一个机会,每20年平均来讲一次来主持G20设置议题,我们推动绿色金融纳入到了当年的G20的重要议题。对于G20绿色金融小组,我有幸代表中国担任了小组的主持,并主持了小组的三年工作。第一年,我们推动形成了全球共同发展绿色金融的共识,G20杭州峰会签署的一个文件,首次形成了全球主要领导人,共同承诺要支持绿色发展的高层次共识。
过去两年小组不断在推动新的创新,包括今年在阿根廷期间,小组名字虽然改成了可持续金融小组,但是做的工作还是一样的工作。今年提出三项金融创意,包括发展可持续的资产政权化,发展可持续的ESG,和运用金融科技的手段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
除了G20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新的绿色金融平台叫央行金融网络,这是一年多以前由法国央行、中国央行、德国央行、英国央行等等8家发起的各国国家央行监管机构,共同研讨和推动绿色金融的平台。这个平台发起一年零一个月,现在发展到24个国家,未来协调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推动绿色金融机构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主要做的三件事:其中一个,是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主要是资产管理的金融机构,要开展有关于很多的污染资产,会面临下行风险,比如对于黑天鹅事件,面临这些产品的违约,这些产品分析就是我们想推动的一个事,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银行要分析所面临的环境风险。
其实几年之前,我们要工商银行作为中国的一个试点,开展了相关的工作。做了三年非常富有成效的工作,已经开始进行推广,如果你贷款给那些污染信息行业,包括煤电、钢铁等,这些行业的不良率以后会比那些绿色的行业效果高很多,因此为了避免不良率过高,资产受到损失,减少这些污染型的高成本在里面,这是风险压力测试所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可以改变银行资产配置。
还有一个国际合作,绿色金融组织,就是两国政府共同签署了一个文件,财经对话成果所要求做的事,要求中国绿色基金委等共同发起了几项双边式合作。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在去年11月份在伦敦媒体已经正式发布,近一段时间要求在“一带一路”投资的主要企业签署“一带一路”投资原则,未来提供方法工具,来推动更多的机构落实巴黎协定,落实低碳投资资格,这对于想了解更多的“一带一路”投资原则的十分有益。
还有一项工作,我们组织了10家经营机构,开展了资源的环境披露,前面我谈到的信息披露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现在主要是金融机构。中国有6家股东参加,包括4家银行,其中有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福州银行,还有两家资管公司,华夏基金,还有一家保险公司,也参加这个资源环境信息披露,这个金融机构披露的重要目的是倒逼企业,强化管理机构。通过披露更多管理信息,可以形成推动整个经济企业环境信息透明度的新力量。
虽然中国做了很多的努力,在绿色金融方面这个比较小众化的题目变成一个全球主流话题,但是,我们还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我给大举几个例子。第一,咱们中国的绿色信贷占到全球信贷的10%左右,其实比重还是不高,我希望看到我们可以在未来成长到20%。中国绿色债券占整个债券市场比例比很多国家要高的,但是也只有百分之一点几。从大方面来讲,未来应该大规模增长,甚至应该增长到20%。ETF作为一个指标,这是资管行业的,听说中国的绿色ETF占到全球ETF的数字达到20%左右,人家欧洲是20%,所以我们还有巨大改善和成长空间。
总而言之,这些给我们更大的压力,我们虽然有了很好的起步,要认真做,但希望以后还要共同努力让我们的金融体系和金融产品能够在绿色发展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