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防洪堤内堆放固体废渣,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只要一下雨,固体废渣就会溶解、渗透,污染土壤、地下水以及长江。正因如此,固体废渣的存放地点、存放场所所需的硬件条件、存放的管理措施,都是有明确要求的。面对督察组的质询,该堆场的业主却以“只是短期放”、“堆放场所不需要满足什么硬件条件”等为由进行辩解;无论这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都不能逃避其法律责任,被誉为“长了牙齿”的新《环保法》会给其上一课的。
近年来,环保督察已经常态化,此次“清废行动2018”在5月初也发布了启动的消息。在如此高压的环保治理态势下,为何某些地方依然无动于衷,部分企业竟敢顶风作案呢?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一方面固然是为了追求利润,把应该在环保上投入的硬件设施和管理精力省了下来,临时想补救都来不及了;另一方面也是心存侥幸,以为督察不到自己这里来。然而,这显然是误判了:环保治理不是一阵风、而是动真格了;有些成本是不能省的,如果省了,某一天会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同时,企业顶风污染,也说明这种污染是带有惯性、甚至是肆无忌惮的,这背后实际上也反映出地方监管部门的疲软。这些长江边的固体废物堆场是哪个部门批的?如果监管部门没批,为什么会存在?10000吨原煤、400吨工业废渣的规模体量相当惊人,藏不了、掖不住,对于这样严重的违规堆放,地方环保部门会毫不知情吗?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显然,如果地方监管严格履职,强化监督检查,不可能发现不了这样严重的问题,不会让长江周边存在如此有破坏力的污染源。因此,环保督察组在发现严重污染问题时,查完污染者,还要再查监管不作为、执法不严等问题,对环保失职渎职者进行严肃问责。新《环保法》为环境监察执法机构赋予了更大、更硬的权力,但也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有关部门拿出魄力和执行力,不辜负法律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否则,自身也难免成为被严肃查处的对象。(段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