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置如何才能更高效,覆盖范围更广,无害化和资源化程度更高?业界认为,多措并举少不了,不仅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持续做好监控工作,扩建处理点,还需要在建筑垃圾清运方面补短板。
在居民眼中,随意倾倒的建筑垃圾严重破坏了环境,影响了生活质量;在城市管理者眼中,建筑垃圾乱堆乱放有损市容市貌,还增加了治理负担;在环保人士眼中,建筑垃圾不能“善后”是对土地资源和再生资源的极大浪费。
综上所述,建筑垃圾偷倒,堆积等违规处置行为直接损害到了环境利益和公众利益。因此,国家和地方正在严厉打击建筑垃圾偷运偷倒,鼓励就地消纳和接驳循环再利用体系。业内人士指出,建筑垃圾治理要做好全面“围追堵截”和教育引导工作,多措并举攻克难题。
首先,要向全社会宣传建筑垃圾清运和处置的重要性。一方面,深化人们对于建筑垃圾的认识,另一方面发动社会监督,推进建筑垃圾治理工作。从建筑垃圾堆积危害性,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宣传教育有利于形成共识,保障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长效性。
其次,持续做好建筑垃圾处置监控工作。建筑工地内有环境监测系统,垃圾运输车内有行车影像记录系统,而且内置GPS定位,全过程监控垃圾清运,实时上传行驶速度、里程等各项数据。同时,各类系统与监控平台连接,实现零距离交互,建筑垃圾清运动态一览无遗。
再次,建筑垃圾处置利用中心建设提上日程。在大规模拆迁、改建、规划背景下,建筑垃圾规模与日俱增,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能力要紧跟而上就需要更多处理点。末端消纳能力提升对于建筑垃圾处置尤为重要,逐步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是建筑垃圾处置的最佳出路。
同时,市政建设可以率先发挥建筑垃圾处置示范作用。目前,很多市政工程项目,如城市道路建设,城市公园建设等,都开始采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如再生砖。据悉,这类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各方面都足以达到大部分建筑材料选用标准,并且占据价格优势,绿色环保。
再者,建筑垃圾违规处置督改和惩治应加快落到实处。按照“谁污染谁负责”原则,建筑垃圾处置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事是当下重点任务之一。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随意倾倒、抛撒或堆放建筑垃圾将由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停工整改,再进一步可处以罚款。
最后,补齐建筑垃圾清运短板也是重要工作。这不仅体现在及时清理方面,也体现在清洁运输方面。建筑垃圾运输车要一改以往“灰头土脸”的形象,更大限度缩小建筑垃圾对于环境的污染影响。对此,不少地区开始启用智能运输车,放大号码牌,印上企业名称和编号,更清洁的同时也更方便管理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