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质检总局在浙江台州正式启动全国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攻坚计划。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将在全国各个行业逐步开展质量攻坚,此次台州智能马桶联盟的成立只是一个突破口,要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来引导境外消费的回流。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智能马桶、电饭煲等日用品出现了大量消费外溢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而智能马桶已经成为消费外溢的突出代表和象征符号。
据了解,质检总局自2015年就组织开展了智能马桶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通过两年多的努力,2016年智能马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2.4%,较2015年上升22.4个百分点。台州市作为我国智能马桶的主产区,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5%。
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张文兵表示,为进一步提升智能马桶产品质量,通过国内外检测数据的对比,得出初步质量诊断意见,认为我国智能马桶产品在关键零部件可靠性、生产技术控制和设计水平等方面亟需提升。
此次攻坚计划重点瞄准中外智能马桶质量差距,针对关键零部件、制造、设计3个环节,特别是加热器、控制器、清洗器、电磁阀4个关键零部件,成立了政产学研检联盟,组织智能马桶生产企业与配件供应企业、检验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分别对接,签署联合攻坚协议,并向有关专家发放产业发展顾问聘书。
张文兵表示,针对智能马桶的加热器、控制器、清洗器、电磁阀等4个关键零部件,组织检验机构专家深入剖析诊断。比如针对我国部分地区水质较硬,加热器易产生水垢、堵塞等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添加前置过滤器、改善流道设计、取消流量计等措施,达到既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又不产生水垢的效果。
张文兵指出,制造水平的提升首先要推进智能马桶行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大力推动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联盟标准的制订,鼓励企业积极采用高标准组织生产。
如何打好设计水平提升的攻关战,张文兵认为,质量高低特别是产品消费体验满意度高低与设计密不可分。要鼓励企业增加对研发设计的资金投入,摆脱产品设计依靠模仿的低端设计形象和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加工厂形象;关注用户感观体验,引导企业从用户体验出发来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
支树平表示,2016年,以消费者关注的10类消费品为重点,质检总局深入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会同工信部等部门编制了《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开展了国内外消费品安全标准比对分析,组织重点消费品生产企业实施了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创建了一批质量提升示范区。2016年,10类重点消费品国家监督抽查总体合格率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达到90.3%,其中智能马桶产业呈现“四升一降”的历史性可喜变化。
支树平要求总结推广台州经验,从具体产品和服务抓起,在全国范围迅速掀起抓质量提升的热潮。从组织质量攻关、提升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管理、打造质量品牌抓起,切实增强消费者的“质量获得感”。
来自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质检机构共50家单位的60多名专家,以及有关行业协会、生产企业等单位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