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经济弱复苏趋势已成常态,各国刺激政策的作用日益衰减。为了促使全球经济重返长期增长的轨道,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迫在眉睫。在这一进程中,绿色金融体系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助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中国作为绿色金融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令人瞩目:作为全球仅有的三个建立了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经济体之一,绿色信贷已占国内全部贷款余额的10%。与此同时,碳交易试点的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然而,尽管市场普遍认为绿色金融发展前景广阔,但在现实推广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环境外部性内部化所面临的困难、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等。
在现有绿色金融语境下,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考量从货币收益的单一维度扩展到货币收益及环境效益两个维度。然而金融市场现有信息披露体系无法识别环境效益的优劣,市场经济环境下,财税补贴这类金融资源仍更倾向流入成本低、收益高的项目,而非未来不确定、不可量化的绿色效益项目。“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政策套利空间,和原本通过财税补贴使企业获得“正向激励”的意愿背道而驰。因此亟需通过强制披露企业或项目层面环境信息、设立第三方环境评估机构、完善评估管理细则等,建立一套将环境纳入考量的金融市场机制,使绿色金融体系与市场发展免于概念化、形式化。毕竟,环境外部性内部化是绿色金融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只有绿色效益未来可期,才能让背上情怀债的绿色金融卸下包袱。
目前绿色金融市场将关注点放在可再生能源、低碳绿色的“正外部性”产业,通过财政补贴这样的“正向激励”大力支持其发展,对于高污染、高排放的“负外部性”行业仍是通过高额税收及相关财政处罚这样“负向激励”的方式进行干预。“负向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缓解环境压力,但却并不能真正改变这类企业的生产方式,反而可能导致“负向激励”下的企业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下继续野蛮生长。在“一刀切”的税费处罚之外,还应当明确生态资源资产产权、完善和落实生态补偿制度、真正转变企业生产理念,引导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型。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绿色项目相较于非绿色项目往往更加依赖长期融资,这导致期限错配问题愈加严重。而金融部门的创新可以帮助缓解由于期限错配带来的问题,如发行绿色债券、通过设立绿色基础设施信托进行融资,以及用未来绿色项目收入作为抵押取得贷款等。
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已成为国家战略。时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关注绿色金融,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投融资,这无疑是一个良好开端。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有绿色金融助力,企业节能降耗和绿水青山的愿景,有望更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