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长苗圩在4月25日北京车展期间一个闭门峰会上告诫在座车企负责人:“互联网+”、智能驾驶和共享出行会带来巨大冲击,汽车企业要主动适应,不要抵抗,“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方向性趋势”。
正在举行的北京车展上,智能化是被车企追逐的热点之一。
福特汽车全球CEO马克·菲尔兹表示,福特的自动驾驶已经发展到第四阶段即高度自动驾驶阶段,并且“将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车队”。
奔驰全球销售副总裁康林松评价其发布的全新E级车为“奔驰量产车型中最接近自动驾驶的车辆”。
车展前,长安汽车无人驾驶车辆也完成了从重庆到北京的长距离测试。
两家研究机构的报告从不同侧面证明中国市场对于智能汽车以及“互联网+”的追捧。
4月28日,罗兰贝格发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智能汽车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智能汽车有着浓厚的兴趣。58%的美国和德国受访者对无人驾驶感兴趣,而这一比例在中国高达96%。随着年龄增长,美德受访者的兴趣降低,但在中国,年龄的影响并不显著。
同一天,埃森哲发布其最新调研结果,超过七成的受访者愿意最高支付新车价格的10%,来购买其所需的车载资讯娱乐服务。其中,中国受访消费者有意额外支付的费用平均为新车价格的16%,高于美国和德国受访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金额。埃森哲认为,到2025年,所有新车都将具备联网功能。
不过,在这一领域中国汽车企业并不占据优势。罗兰贝格的研究显示,凭借整车厂在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无人驾驶功能上的突出表现,德国依然保持着全球领先地位。同时,美国、日本和韩国整车厂与德国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中国仅在智能汽车销量以及消费者感兴趣度上名列前茅。
罗兰贝格认为,德国、美国在专业水平方面表现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两国的一流大学开展了广泛的研发工作,整车厂和研究机构之间也保持着密切合作。随着各国均认识到智能汽车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不仅是在德国,越来越多从事智能和互联驾驶研究的国家性和地方性机构都获得了研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