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中国节能节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和电耗双降,各地区单位GDP能耗和电耗呈现不同下降趋势,部分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和电耗明显下降,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高耗能行业节能潜力高达3.3亿吨标准煤
报告显示,根据我国2014年能耗水平以及国际先进水平测算,我国工业领域13个产品生产的节能潜力约3.28亿吨标准煤,其中电力、建筑陶瓷、合成氨、钢、墙体材料、水泥、炼油分别为17475万、3683万、3135万、2808万、1845万、1486万、1006万吨标准煤。这几种产品占13个高耗能产品节能潜力的95.8%。
以火电供电煤耗为例,1.75亿吨标准煤的节能潜力占到13个高耗能产品的一半以上。2014年,我国火电供电煤耗为319克标准煤/千瓦时,而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为275克标准煤/千瓦时。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较大。
但近年来,我国能耗强度在持续加速下降。201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0.765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4.6%,与2010年相比累计下降了13.3%。自2006年以来,我国能耗强度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10、2011、2012、2013年分别下降了1.7%、2%、3.6%、3.7%,下降速度呈现逐年加快的态势。
电耗强度方面,下降速度也显著加快。2014年,全国单位GDP电耗为999千瓦时/万元,同比下降2.84%,与2010年相比累计下降2.53%。与能耗相比,电耗强度的下降没有那么明显,其间呈现反复和波动态势。
未来能耗以及电耗如何运行?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分析认为,总体来看,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影响未来电力需求的因素比较复杂,特别是高耗能产业产能普遍过剩,用电量下滑是大概率事件,电力需求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加大。同时,先进制造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将较快增长,用电能替代散煤等化石能源的空间十分可观。下一步需要根据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加大主动分析和预判。
在能耗和电耗强度双降过程中,工业能耗下降尤其引人注目。2014年,乙烯、电石、铜冶炼、钢等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下降明显,同比分别下降7.2%、4.4%、3.7%、2.7%。部分企业产品能耗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火电领域,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快速发展,2014年,我国在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已经有68台,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上海外高桥三厂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为279.39克标准煤/千瓦时,净效率达到4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钢铁水泥总能耗均出现下降态势
能耗强度下降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与2013年相比,201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实现全社会节能量超过2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接近5%。
报告显示,在能源消费体系中,工业是耗能大户。在2013年我国30亿吨标准煤的终端能源消费中,工业消费占68.4%。而在节能方面,工业节能自然也就吸引了更多关注。
以钢铁行业为例,近日召开的2016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通报显示,2015年,全国淘汰落后钢铁产能为3000万吨。而自2013年以来,累计淘汰落后产能达到9144万吨,与我国当前钢材出口总量基本相当。
然而,我国2014年粗钢产量仍然高达8.2亿吨,接近全球总产量的一半。“十三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推进高耗能行业去产能,钢铁行业落后产能将进一步缩减。
2014年,全国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总能耗为3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5%,为2012年以来首次下降。能耗强度的下降和产能缩减是两个主要因素。
同时报告还分析了钢铁行业近年来主要节能措施,其中,加强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推进炼铁用能结构优化,加快能源管理中心建设这三类措施节能效果最显著。
同样是能耗大户的建材工业,2014年能耗总量为4.97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4%。报告也指出,事实上,由于一些非建材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中的制造了大量水泥等建筑材料,这些产品生产所消耗的能源并没有纳入建材能耗统计核算中,所以建材工业实际能源消费可能被严重低估。
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5年,建材领域水泥和平板玻璃累计削减产能分别为11900万吨和4860万重量箱。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为24.8亿吨,平板玻璃产量为7.9亿重量箱。根据国家政策,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利用率明显低于国际水平的产业是节能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所以在建材领域主要节能措施中,淘汰落后产能首当其冲,2014年,建材工业化解过剩产能取得初步成效。另外,推广节能新工艺、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调整产品结构也对节能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