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湖南“十三五”能源科技创新规划

2016-11-11    来源:
0
[ 导读 ]:第一节 风力发电以风力发电机组为核心,叶片、轴承、变流器等关键零部件为上游,整机生产为下游,着力突破永磁直驱风电、分段叶片、超低速叶

第一节 风力发电

以风力发电机组为核心,叶片、轴承、变流器等关键零部件为上游,整机生产为下游,着力突破永磁直驱风电、分段叶片、超低速叶片、碳纤维叶片等关键技术,形成陆地与海上全覆盖的大功率风电机组整机、高性能复合材料叶片、大尺寸风电主轴轴承等主导产品线,打造风电装备产业链。

1、风力发电主机。加快推广基于“互联网+智能能源”的风机智能运维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智能诊断技术对风机进行管理维护;积极推进适应性强的海上5MW直驱型、半直驱型永磁同步风电机组整机与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组整机、2MW以上陆地双馈风电机组的使用;示范应用风电机组新能源微电网接入技术;重点攻关7—10MW级海上超大型直驱型轴向磁通环形发电机组和适用于200米以上的高空风机。

2、风电叶片。加快推广复合材料大尺寸风电叶片应用,推进功能性叶片设计技术和先进风电叶片制造技术;积极推进2MW以下风机超低风速碳纤维叶片的示范应用;重点攻关100-120米高性能风电叶片的研发,加快开发3MW以下陆地风机的分段叶片技术、抗冰冻叶片技术、超低速风电叶片技术、低噪音叶片设计技术和5MW以上海上风机的叶片防雷技术、碳纤维叶片技术、叶片防湿热盐雾老化技术、气弹分析技术。

3、其他风电关键零部件。重点攻关2.5MW-3MW水冷/风冷型变流器研发和5MW及以上海上风电配套变流器研发;集中突破直驱型风力发电机传动主轴的超大型轴承研发,为7-10MW级超大型直驱型轴向磁通环形发电机组主轴及其他传动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专栏1 风电科技创新发展内容

应用推广:大尺寸复合材料叶片,功能性叶片设计技术,先进叶片制造技术,风机智能诊断技术,基于“互联网+智能能源”的风机智能运维管理平台。

示范试验:适应性强的海上5MW直驱型与半直驱型永磁同步风电机组,陆地低风速风电机组,2MW以上陆地双馈风电机组,2MW以下超低风速碳纤维风电叶片,风电机组新能源微电网接入技术。

重点攻关:7—10MW级超大型直驱轴向磁通环形风电机组,2.5MW—3MW水冷/风冷型风电变流器研发,5MW及以上海上风电配套变流器,100-120米高性能风电叶片研发,3MW以下陆地风机的叶片分段技术、抗冰冻技术和低噪音设计技术,5MW以上海上风机的叶片防雷技术、碳纤维技术、防湿热盐雾老化技术和气弹分析技术,5MW以上超大型主轴轴承。

第二节太阳能

以光伏组件、薄膜电池为核心,光伏制造成套装备为上游,分布式太阳能发电装备为下游,着力突破太阳能光伏制造装备智能成套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技术和斯特林光热发电技术,形成太阳能光伏装备、高效光伏电池组件等为主的产品线,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链。

1、太阳能光伏制造装备。结合“互联网+协同制造”理念,加快推广新一代太阳能光伏装备,形成包括电池片分选设备、硅片品质分选设备、清洗机、刻蚀机、烧结炉等产品的太阳能光伏产品智能制造成套解决方案,开发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生产系统集成,实现装备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2、光伏发电装备。加快推广高效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组件和太阳能电池片新产品;积极推进晶硅太阳能电池银电极浆料技术和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重点攻关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发电关键技术。

3、分布式太阳能利用。加快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干燥系统、光热制冷系统、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积极推进光伏能源系统和风光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新能源微电网接入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构建多能源协调互补的分布式智能能源网络,加快碟式太阳能斯特林光热发电系统的研发和示范,尽快推出成熟产品,形成建设大型碟式太阳能斯特林光热电站的建设能力;重点攻关大规模、高渗透率分布式太阳能并网集成和控制技术。

专栏2 太阳能科技创新发展内容

应用推广:电池片分选设备、硅片品质分选设备、清洗机、刻蚀机、烧结炉等产品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高效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组件和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干燥系统、光热制冷系统、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

示范试验:晶硅太阳能电池银电极浆料技术,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新型高效光伏能源系统、风光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微电网接入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碟式太阳能斯特林光热发电系统

重点攻关: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大型碟式太阳能斯特林光热电站建设技术,大规模、高渗透率分布式太阳能并网集成和控制技术。

第三节输配电

以特高压变压器、高压隔离开关组合电器、微电网配电装备、能源计量仪表和高性能电线电缆为重点,着力突破特高压变压器直流偏磁技术、柔性输电与直流输电技术、微电网智能配网技术、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和非侵入式负荷智能识别技术,形成特高压大容量变压器、GIS隔离开关、微电网储能装备、高精度智能电表、特种电线电缆的产品线。

1、特高压变压器。加快推广1000kV特高压交流和±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应用,以及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等大容量特高压直流输电装备,推广±350kV及以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装置应用;积极推动110kV及以上等级立体卷铁心电力变压器、20kV和35kV电压等级的非晶合金变压器、S13、S15及S17型配电变压器、高过载和调容变压器等新型节能变压器产品的使用;加快研发百万机组大容量核电变压器产品,实现大容量核电变压器技术突破,为我国核电产业提供输配电技术支持;重点攻关新一代±500kV/3000MW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变压器直流偏磁技术、抗短路和智能化技术以及高电压等级、大容量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关键技术,研发用于智能微网的高性能变压器产品。

2、高压开关电器。加快推广10kV-1100kV电压等级的断路器、GIS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等新产品,推广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应用;积极推动110kV及以上等级配电智能防火墙、永磁真空断路器、智能环网柜、光电互感器、智能开关成套电器的使用;重点攻关±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用套管、超大容量发电机保护断路器和用于智能微网的隔离开关产品。

3、智能电力计量装备。加快推广0.1s级关口电能表、高精度冲击性负荷电能表、近场通信电能表、防窃电终端等交互式智能用电与需求侧响应仪表。积极推进电网信息与通讯及其安全保障技术的应用;重点攻关智能电网双向交互技术、云仪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MW级以上大容量智能电网的钠硫电池、全钒液流储能技术、智能能耗监测技术和非侵入式负荷智能识别技术。

4、电线电缆。加快推广风力发电机专用绕组电磁线、光伏系统用无卤电缆、环保型高性能稀土铝合金电缆、船用专用电缆、核电专用电缆、盾构机电缆和盐湖电缆等新型高性能专用电缆产品。重点攻关±500kV柔性直流输电电缆、高压与中低压电缆附件、电缆智能监测设备和智能接地终端等产品的研发。

专栏3 输配电科技创新发展内容

应用推广:1000kV特高压交流和±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350kV及以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装置,10kV-1100kV电压等级的断路器、GIS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0.1s级关口电能表、高精度冲击性负荷电能表、近场通信电能表、防窃电终端等交互式智能用电与需求侧响应仪表,新型高性能专用电缆。

示范试验:110kV及以上等级立体卷铁心电力变压器、百万机组大容量核电变压器、20kV和35kV电压等级的非晶合金变压器、S13、S15及S17型配电变压器、高过载和调容变压器,110kV及以上等级配电智能防火墙,永磁真空断路器,光电互感器和智能开关成套电器,电网信息与通讯及其安全保障技术的应用。

重点攻关:新一代±500kV/3000MW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变压器直流偏磁、抗短路和智能化技术,高电压等级、大容量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关键技术,±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用套管,超大容量发电机保护断路器和用于智能微网的隔离开关,智能电网双向交互技术,钠硫电池、全钒液流等新型智能电网储能技术,智能能耗监测技术,非侵入式负荷智能识别技术,±500kV柔性直流输电电缆、高压与中低压电缆附件、电缆智能监测设备和智能接地终端。

第四节新能源汽车

以新能源汽车动力能量包和能源动力系统为重点,着力突破电池、电机、电控和充电四大系统的新技术,掌握完整的电动汽车整车关键技术,形成电动汽车整车、镍氢动力能量包、锂铁动力能量包、电传动系统为主的产品线。

1、储能材料。加快推进镍氢汽车电池能量包、泡沫镍、锰酸锂、磷酸铁锂等高性能新型储能材料的应用,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优势的镍氢和铁锂汽车电池系列产品,建设与产业发展配套的产品质量技术体系,形成完整的高性能电动汽车能源解决方案;重点攻关大容量长寿命钛酸锂储能电池技术。

2、能源动力系统。积极推动绿混技术、PM2.5绿净技术、动力系统云监控服务等新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重点攻关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高端全电动大型客车四大关键核心技术、混合动力客车动力驱动系统、制动电能回馈系统、控制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系统的自主研发。

专栏4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发展内容

应用推广:高端纯电动公交车、新能源专用工程车、高性能电动乘用车整车关键技术。

示范试验:绿色混合动力技术、PM2.5绿净技术、动力系统云监控技术。

重点攻关:泡沫镍、锰酸锂、磷酸铁锂、钛酸锂等高性能新型储能材料,大容量长寿命钛酸锂储能电池技术,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和充电四大关键核心技术,混合动力客车动力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

第五节油气燃料

以加氢燃油和页岩油开采为重点,着力突破化工型炼油技术、FITS加氢工艺技术、页岩油压裂技术,形成加氢航空煤油、加氢直馏柴油、加氢重油、燃气发电机组、页岩油开采装备等为主的产品线。

1、燃油加氢与化工型炼油。加快推广新概念炼厂建设,研发新型炼油化工催化剂材料、推广化工型炼油技术;重点攻关航煤生成油FITS加氢、直柴FITS加氢、重要轻质化组合技术、渣油FITS加氢/预加氢组合工艺等FITS加氢新工艺与新技术,研究加氢技术的氢平衡与氢分布规律。

2、燃气发电。加快推广煤层气、沼气发电集成系统和天然气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建设;重点攻关页岩气发电机组的研发。

3、页岩油气开采。重点攻关页岩油气“甜点区”识别技术、陆相及海陆过渡相页岩气有效开发技术等勘探与开采技术,以及页岩油气开采成套设备的研发,包括涡轮压裂车、混砂车、轮轨式钻井机等高端页岩油气开采装备的研发和生产,重点发展全液压压裂车、100桶以上混砂车等高端产品,做好相关新型材料、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配套研发工作,注重“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开采装备上的应用,提高开采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打造高端页岩油气开采装备产业链。

第六节其他可再生能源

1、核能。以核泵为重点,形成“华龙一号”、“CAP1400”等第三代自主超大型压水堆核电用水泵为主的产品线。加快推广核电用立式循环水泵、新型海水循环泵、安全壳喷淋泵、低加疏水泵、低加安注泵等系列核泵产品的应用;推广3D激光烧结技术,采用“互联网+协同制造”的理念,研发泵体关键零部件型砂3D打印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提高产品制造精度;研发用于高端核电机组的新型钛合金泵;重点攻关适用于变频调峰运行的凝结水泵智能节能系统的开发。

2、地热能。以水源热泵为重点,形成高温型、常规通用型、高效满液型水源热泵为主的产品线。加快推广适用于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土壤源、中水、原生污水等介质的水源热泵机组和地温热泵中央空调的应用;重点攻关中深层地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和增强型地热利用技术。

3、水力发电。以中小型水电装备为重点,着力突破电气电机与自动控制核心技术,形成贯流式机组、混流式机组、轴流式机组为主的产品线。加快推广整装智能化水轮发电机组、抽水蓄能机组,以50MW以下贯流式机组和100MW以下混流式、轴流式机组系列产品研发制造为突破,研究开发先进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大型水泵设备、水处理设备与自动控制系统;重点攻关50MW以下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和200MW以下轴流式、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以及1000KW以下整装式水轮机的研发;加快13800伏电压等级的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及大容量卧式水轮发电机新产品的开发;进行抗泥沙磨损的水轮机结构设计、高水头电站的水轮机设计和多喷嘴水轮机结构设计研究。

4、生物质能。以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发电装备为重点,着力突破竹木生物质清洁发电、农林废弃物清洁热解气化多联产关键技术、高热值生物质作物培育技术和生物质原料可持续供应技术,形成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复合气化装备和竹木生物质发电装备为主的产品线。利用我省丰富的竹木资源,加快推广大规模竹木生物质发电技术和竹木生物质清洁能源燃料;积极推进城市居民小区集中供热供暖供气工程、城市生活垃圾沼气发电和农村生物质沼气发电;推广应用谷壳生物质发电并联产生物质炭基肥等新技术,形成谷壳生物质化工产业链和可持续供应体系;积极推进生物质转化催化剂材料示范应用;重点攻关高效生物质发电装备、生物质炉和生物质燃料制取技术的研发;加快研发以“互联网+智慧能源”为核心的生物质燃气转化设备及其物联网技术,实现生物质燃气化设备的智能化操控。

第七节煤机与煤质检测分析设备

1、煤机。以高端煤矿开采装备为重点,着力突破煤机智能感知与分析识别技术、大断面掘进技术、智能矿井控制技术,形成传统煤矿机械、智能煤矿开采和运输装备、大断面煤矿掘进装备为主的产品线。加快推广矿井应急救援设备、矿井灾害监控设备的应用;积极推进大断面煤矿矿井快速掘进装备、煤矿露天开采快速建井成套设备、潜孔开采设备、旋挖开采设备、地下矿产运输设备等高性能自动化煤矿开采输送设备的应用;重点攻关“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煤矿矿井开采系统的研发,加快煤炭矿山机械的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和智能控制等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2、煤质检测分析设备。着力突破智能制样技术、高速量热技术、燃料智能化管控技术,形成量热仪、元素分析仪、工业分析仪和燃料管控系统为主的产品线。加快推广燃料全管控系统的应用,实现煤质分析检测及智能化管控,为传统燃煤能源企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重点攻关新一代智能型热值分析设备、全元素分析设备、成分分析设备、物理特性分析设备、干燥设备与制样设备的研发。

第八节节能与能效提升

加快推广新型高效节能电机的应用;积极推进电机铸铝转子酸洗技术、电机多学科优化技术等先进节能降耗技术的普及使用;重点攻关以高效节能电机为核心的先进舰船推进系统、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牵引系统和大型矿山机械牵引系统的研发。

第九节创新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在能源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新科技项目的组织申报与实施,积极联合相关企业共同申报能源重点攻关项目。在风电、太阳能、输配电等核心领域,新组建或升级2-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其余领域新组建或升级1-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做好省市级创新平台科技研发项目的规划引导工作。

 
关键词: 能源科技 创新规划
0
 
[ 政策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