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图片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推荐图片
5 / 5

节水山西,让每一滴水都实现价值回归

日期:2014-12-07     点击:331    评论:0    查看原图
节水山西,让每一滴水都实现价值回归












       如果从太空中回望,将会发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一颗蔚蓝色的水球。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水大多数是海水。而淡水,却仅占水资源总量的2.5%。而其中,只有不到1%的淡水可供地球上60多亿人直接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给予我们粮食、村庄、工厂、城市和绵延不绝的文明。虽然中国淡水资源拥有量居世界第六,但却是水资源稀缺的国家。以我国庞大的人口为基数,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1/4。
       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我们山西先天降雨不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1,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世界平均水平的1/25。山西人均供水量和亩均用水量两项主要指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经济的增长使我们能用的水越来越少,而人口的增长却使我们需要的水越来越多。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中国的战略抉择,也是山西的当务之急。
       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和发展形势,迫切需要建设节水型社会,形成以节水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意识,建立支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整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尽可能小的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损失,获得尽可能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6年起,水利部先后将我省太原、晋城、侯马、阳泉先后列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从而带动了我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水是工农业的血脉,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节水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当由谁来发挥主导作用?
       实践证明,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期阶段,进行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2006年12月,太原市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组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水务局、建管委、发改委、规划局、环保局、市政局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随后,晋城、侯马、阳泉等市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市级节水机构的逐步建立,为全省节约用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抓手是什么?
       实践表明,依法治水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根本保障。
       2012年11月29日,山西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西省节约用水条例》,决定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山西这一严重缺水省份的节约用水工作走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该条例明确了政府、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用水单位和个人节约用水的责任和义务,强化了节约用水的政府责任,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省水利厅负责全省节约用水工作,省住建厅指导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省发改、经济和信息化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节约用水工作。
       该条例鼓励使用再生水、合理利用地表水、有效涵养和保护地下水,并对节约用水的各项措施作出具体要求。在经济发展布局中,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限制农业粗放用水。工业企业用水要采取循环利用、综合利用等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针对地下水超采问题,条例规定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下水超采区和地表水供水区域水源置换和关井压采实施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条例明确鼓励洗车行业、园林绿化等使用再生水,并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生产、使用列入节水技术和节水产品推广目录的节水技术和节水产品及再生水、矿井水利用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项目,实行财政补贴。
       地方政府也纷纷把依法治水当做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抓手。太原市先后通过《太原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太原市晋祠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太原市兰村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多年来的执法实践证明,“一法两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地方特色,在水资源管理、节约、保护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划定了法律红线,规范了取用水行为,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有效促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晋城、侯马等地先后出台了本地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规章制度。对推动当地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阳泉市的实践证明,实行水务一体化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2010年,该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坚持遵循“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共同推动”的原则,着力构建“城乡供水、产业支撑、民生水利、生态修复”四大水务保障体系。
       阳泉市通过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将地表水的科学开发与调度、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非常规水源的充分利用统一协调起来;正是由于具备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统一管理的体制,才能在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的框架下,实现水资源蓄、供、用、排、回用等各个环节的协调。
       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部门分工协作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是政府通过机制创新,来抓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落实的主要方式。为此,2009年2月,晋城市政府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考核体系,把有关节水的七大类27项考核指标落实到各有关部门,纳入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施。全省其他试点城市,也推出了类似的考核模式。
        运用经济杠杆,方可做好一篇加减乘除的水文章
       建设节水型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尽可能避免对水资源的浪费,让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实现价值回归。
       而要做好这件事,形象点说,就是要做好一篇加减乘除的水文章。
       做加法,这第一项内容,就是要加大资金投入。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到2010年底,太原市共投入节水资金达130亿元,其中社会投资占较大比例。
       2009年以来,晋城各级财政、骨干企业、乡村集体共投入节水型社会建设资金达10亿元。
       2009年以来,侯马市共投入节水工程建设专项资金5.3亿元。
       做加法,第二项内容,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形成全民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崭新局面。
       太原市会同市工、青、妇、市教育局等部门和社会组织就创建节水型家庭、节水型小区、节水型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节水型企业发出倡议,发动和动员全社会、全市人民都参与到节水型社会建设上来。
       阳泉市把水情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节水意识,该市污水处理厂被水利部、教育部、全国节水办命名为全国第二批中小学节水教育实践基地,是我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基地。该市还举办了“小手拉大手,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节水宣传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定做了城市节水宣传周邮资明信片,免费发放至城区16000名小学生手中。
       晋城市坚持常年节水宣传不断线,实现了“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报刊上有文、道路旁有牌、墙体上有图、包装上有字”的全方位立体宣传,使得节水意识深入人心,节水器具大面积推广。
       做加法实际上是为了做减法,要把水的不必要损耗减下来。但做好这个减法,必须运用经济杠杆。
       由于受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人们的意识深处一直没有水资源是商品的概念。前几年,水资源费标准过低是制约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节约用水,山西省分别于2004年、 2007年、2008年对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做了大的调整。
       实践证明,这一措施产生了积极效果。阳泉市的一组数字表明,该市通过稳步实施水价改革,2013年城市供水比2010年增长仅2.2%,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增长5%,非居民用水增长1.5%,特种用水下降8%,有效遏制了城市用水总量的快速增长,使全市用水效率不断提高。
       放眼山西,节水型社会建设硕果累累。
       工业上,一大批企业投入巨资进行节水改造。在太原,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用水大户,该公司投资近5亿元对原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形成了优水优用、劣水劣用的节水模式,吨钢耗新水由改造前的21.05吨已降至目前的1.28吨,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96%,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农业上,各地纷纷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2013年底的统计显示,全省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818.36千公顷。其中喷灌面积74.45千公顷,微灌面积25.64千公顷,低压管灌面积507.32千公顷,渠道防渗面积209.87千公顷,其他工程节水面积1.08千公顷。
       生活上,全省各地大力推广生活节水器具,狠抓大专院校、酒店、宾馆的节水改造。涌现出一批高校、社区节水典型。在太原,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投资200余万元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站,年中水回用33万多吨,配套建设占地250亩的景观湖,全部采用处理后的中水,节约了大量新鲜水源,成为高等院校节水的典型代表。
       要让每一滴水,产生更大的价值,还需要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用同样的耗水量,创造更多的GDP,这可以形象地看成是做水的乘法。
       在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期间,太原启动了西山地区综合整治生态绿化工程,使西山地区整体退出水泥、焦化、化工、煤炭等高耗水、高污染行业,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物流、文化创意等新产业。全市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由2007年1.6∶50.9∶47.5到2010年底的1.4∶50.5∶48.1,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推动该市转型跨越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一系列的工程处理,使被使用过的水,除去污垢,得以再次利用,可以形象地看成是做水的除法。
       在阳泉,阳煤集团、南煤集团等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积极开展矿井水综合利用工作,总投资达3664万元,年节约新鲜水640万吨。这样的例子,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山西采用一系列硬的措施,保证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任务稳步向前推进。
       太原市建立了严格的节水指标考核体系,还将地下水位止降回升指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这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创举。大规模的关井压采工作随即展开。
       晋城市将用水总量层层分解,落实到户,建立了市、县、用水户三级及工业企业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将年度用水计划进行层层分解,并根据取水许可核定用户取水量,进行微观管理。
       在阳泉,煤炭企业按照市政府制定的《阳泉市绿色生态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现有煤矿全部完成矿井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井水重复利用率,减少新鲜水用量。同时按照节水减排要求,健全产业退出机制,严格限制高能耗产业。为此,阳泉市运用市场手段,相继关闭了娘子关电厂、辰光电厂、阳泉第一钢铁厂、阳泉狮头特种水泥有限公司等高耗水、高排放的落后企业。
       侯马市下发了《关于加强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明晰了节水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的工作程序。这是从源头上加强节约用水的一项重要措施。该市对13家建设项目未履行“三同时”规定的建设单位,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
        由点到面,节水型社会建设遍及三晋大地
       翻看四个试点城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自评估报告,一连串令人欣喜的数据,量化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成果。
“水资源利用总量的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侯马市用水量较试点初期下降幅度超过2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目标超额完成”——试点地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全部实现大幅下降,晋城市、侯马市下降幅度在40%-60%之间;
       “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目标提前实现”——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方面,侯马市下降幅度超过20%,晋城市下降幅度超过40%;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目标任务完成”;
       “城市污水处理率稳步提高”;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侯马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幅度超过20%;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水功能区达标率逐步提高”;
       “地下水位下降得到明显控制”。
       今天,这四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全部通过国家验收,转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城市。山西,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来自山西省水利厅的消息称,目前,山西省正在实施最严格的节水措施,一是建立以水权和水务市场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实行水权有偿转让制度,促进全社会自觉节水。二是按照水资源总量分配计划,分解用水指标,定额管理,节奖超罚。三是以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使地下水的供水成本接近或高于地表水供水成本。特别是要通过征收水资源费,促进社会各界广泛使用地表水,减少地下水超采。通过这些措施,将极大地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促进水生态环境改善,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
       节水型社会建设关系你我,节水型社会建设呼唤着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
 
更多>推荐图片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