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现无人驾驶商业化的一年——机器人增添了各种新能力,并且有些人开始担心由未来超级人工智能会成为人类的潜在威胁。
虽然机器人并没有真正地占领 2015 年,但时不时我们会觉察到它会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机器人还不能取代人类
已有的迹象表明,不久之后就会有能替代人类工作的机器出现了。今年早些时候,一场由亚马逊举办的比赛的细节铺天盖地而来——其举办地点为亚马逊的产品订单履行中心,目的在于提高机器人工作能力。
这场比赛名为“Amazon Picking”挑战,在去年至关重要的一场机器人大会上举行。比赛奖金高达 $25,000。参赛的队伍需要设计能尽快地从亚马逊货架上识别并抓取货物的机器。当时获胜队伍的机器人在 20 分钟内抓取了 10 件货物。虽然对于人类而言,这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对机器人来说,从仓库里摆放杂乱的货架上,寻找并找出合适的货物仍然是个挑战。
去年晚些时候,我们获得了独家进入亚马逊订单履行中心的机会,那时的中心已经展示出其精巧性和自动化程度之高。在这些仓库里,机器人与人类工人穿插着搬运货物,在其中的人类工人就像在严谨的管弦乐队中一般,完美地融入在生产系统中。
几个月后,另一场名为 DARPA 的机器人挑战赛在加州波莫纳市举办,这场比赛让人印象深刻。比赛的出资方是美国军方,当时是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对福岛核污染做出反应,并且激发参赛者创造出和人类相似的机器人,以应对在高危环境下的作业。
在这场比赛中,参赛的机器人突破了感官,运动和操作的限制,能够执行包括开门,爬楼梯和使用电动工具等一系列的复杂动作。这些动作对人类很简单,但机器人却很难完成——当价值数百万美金的机器人出尽洋相之时,这场比赛迅速获得了关注。最后价值 200 万美金的一等奖被授予了能够快速指路的机器人,因为它不仅能走,还能弯曲膝盖。
自动驾驶还不能上路
尽管机器人相对于人类而言,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底层技术正在快速提升。研究者正在为机器人设计多种学习的方法和机器人之间分享已收集信息的方法。这些方法将会加速学习的进程。于是自然而然地,机器人就呈现出能满足各种商业要求的形态了——从商店迎宾员和购物助手到医院助手和宾馆看门人。
对于自动化或者“自动驾驶”而言,今年也是重要的一年。包括苹果,Uber,甚至是中国的百度在内的几家新公司,和 Google 一起,与许多汽车制造商一起研究自动驾驶的技术。
我们观察到,更便宜的传感器,更好的控制软件,以及汽车日益计算机化形成了一股自动驾驶的潮流。而大众汽车的排放丑闻已经表明了,现在计算机代码对于汽车有多重要了。
被大家奉为车辆计算机化的典范 Tesla 也成为了首个在路面上引进高端自动驾驶的企业。这一切只要配备了必要传感器的车辆,并升级名为“Autopilot for Model S”的软件就行。
但自动驾驶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些特斯拉车主上传了警告视频。视频中显示这个系统在路上表现不如预期,这使得这家公司不得不限制起自动驾驶的系统功能,直到未来开发完全测试完成。
人工智能尚不惧威胁
Google 同样也透露了,它的原型车也曾遭遇过一系列的车祸,但它将此引咎于原型车的驾驶方式有时候会让路上的司机感到疑惑。这些事故是自动驾驶开发者们需要解决的,目前迫在眉睫的伦理难题。听起来也许奇怪,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考虑在何种情况下,系统会程序性地停止自动驾驶转而切换成手动模式了。
过去几年里人工智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得益于庞大而精巧,并且被灌输了大量数据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这股潮流在 2015 年也会继续。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已经雇佣了这一领域的专家,将这项技术运用在如“语音识别”等方面。
Facebook 的团队雄心勃勃地想要打造一款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它能够分析语句并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就在不久前,Facebook 引入了名为“M”的私人助手服务,虽然它依然采用人工的方式回复,但将会帮助训练 Facebook 的对话机器人。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迅速发展,或许就会出现担心长远影响的专家。一本由 Nick Bostrom 撰写的书,更是增加了这种影响。书中充满了各种与“超级人工智能”相关的假设问题,然而,当我们评估了这本书之后,发现目前技术的进步并不能完全成为我们对世界末日担心的理由。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更应该去向“人工智能之父”Marvin Minsky 咨询他的想法。在一个罕见于世的采访视频中,Minsky 表达了它对于人工智能历史的看法,其中就含有他对于目前该领域的更多期待。
如果今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能符合与像 Minsky 一样先驱们早期的乐观预计,那么我们将很可能迎来机器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