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末尾,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建筑领域最高级别的总结会议,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在会上,部长陈政高展望未来,确定了2016年住建部八大重点工作,释放了重大利好信号,传递了今年城市发展的新动向。那么,这八大重点工作中,国家释放了哪些信号,与建筑节能领域息息相关呢?
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步伐
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重点内容,也是住建部8大重点任务之一,综合管廊建设囊括在内。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执政者的良心”,事实的确如此。近年来,大雨内涝、管线破裂、路面塌陷等事故拷问着城市安全。由此,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显得迫在眉睫。
2016年开年,全国各地的综合管廊建设已呈现繁忙态势:山西省到2020年将建成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广东珠海出台全国首个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管理法规;新疆首个地下综合管廊建成等。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一个万亿级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住建部已确定了包头等10个城市为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计划3年内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9公里,总投资351亿元。目前全国共有69个城市在建地下综合管廊,总投资约880亿元。
全面规划启动海绵城市建设
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二项,便是海绵城市建设,要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构建海绵城市,与建筑节能的理念息息相关。比如屋顶绿化,透水砖、雨水回收利用、下沉式绿色等概念,都可以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
如果说2015年是海绵城市试点启动年,那么,2016年便是全面推广年。目前,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湖南省等均已编制了海绵城市规划初稿,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在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
在住建部八大重点工作中,“推动装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进展”被列为单独一条,足见其重要性。条例指出,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行动计划,在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俗称“搭积木一般造房子”,是建筑工业化的一个核心环节,它是对传统建筑业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绿色建筑的升级版。2015年,是我国装配式建筑飞速发展的一年,产业化面积超4000万平。可观的数字背后,蕴藏着全国各个省市积极实践的成果。
2016年,装配式建筑有望全面铺开,各省市也为新的一年制定量化目标:比如杭州新开工建筑工业化面积欲达100万平方米,沈阳今年装配式比率有望突破20%,烟台今年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推行建筑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