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不断创新科技,反过来又依赖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我们的生活时刻在向着智能化前进,将来,我们的城市也许会变成这样:无论是城市内部各部门之间,还是部门与市民之间,都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之间联系,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会更洁净。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陈立新提出了《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议》。如今,通过各部门的努力建设,智慧城市已经逐渐从梦想照进现实。
“数字城管”服务民生显神通
1月4日,记者走进市城管局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感受“数字城管”的魅力。“巴陵中路北侧338号泰和批发市场门前有垃圾满溢”。当天上午,信息采集员将问题上报到“数字城管”平台,通过审核立案、任务分派、任务签收、任务反馈、申请结案、案件核实、核实完毕、审核结案,整个过程不到3个小时。
据市城管局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任何其勇介绍,“数字城管”系统于2012年9月试运行,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如今系统已覆盖中心城区91平方公里,涉及21个街道办事处,116个社区,52个监督网格。
据统计,岳阳“数字城管”系统运行以来,日均处置各类城市问题约900件,年均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32万余件,快速发现与处置问题的能力较过去大幅提高,系统在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网格化、标准化、精细化”中的作用已初步显现。
“数字城管”只是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以电子政务和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建成并投入使用12345公众服务热线、平安城市、智能公交、人口、教育、社保、房产等一批智慧城市应用系统。这些系统投入使用以来,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方便了广大市民,整合了一些涉及民生的重要政务流程,提升了城市品质,改善了城市形象,促进了城市的全面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 改变百姓生活
如今,岳阳市民差不多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无论是宾馆、饭店、商场,还是咖啡馆、书店、写字楼,甚至在一些主要马路上,免费的Wi-Fi已遍地开花。目前,我市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市的光通信网络,无线宽带实现全市、县(区)、镇、高速公路和沿江以及环洞庭湖的连续覆盖,重要公共场所无线热点覆盖率达到96.5%。信息网络已经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此外,经过三年时间的紧张建设,岳阳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完成了基础数据采集建库和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搭建。目前,该项目已在我市国土、规划、城管、公安、民政、医疗卫生部门成功建立了应用示范系统。项目的成功建设,标志着我市在推进数字化、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我市城市建设的多个方面。陈立新认为,智慧城市只是一个口号,而不是一个终点,智慧城市建设主要还是要看怎么利用政府的政策和资源,通过技术的手段来改善人民的生活。“现在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最强的大脑,然后通过神经系统延伸到每一个管理服务部门、每一个经济领域,每一个社会空间。”陈立新说,目前急需解决三个实际问题:尽快上马智慧交通,尽快建设智慧港区和智慧社区。
他建议,可放开准入、放开市场,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解决项目申报、项目建设、管理和服务体制改革等问题,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