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电动汽车跑的时间没有停的时间长,且电池组只有不到20%的可用容量利用,所以一辆电动汽车上配置的昂贵且巨大的电池组资源,在实际利用过程中多数能量是被浪费掉的。
慈松认为,分布式储能系统将使电动汽车的电池利用进入自主换电模式。所谓自主换电,是指在电池能量信息化和互联网化管控技术的支撑下,电池演变为一种新型的可计算资源得以在电池应用市场中实现真正流通,而电动汽车可以随处获取以电池能量块形态存在的移动电源,进而可以通过电池能量云平台来进行管理和控制及运营,通过能量大数据平台,管理数量庞大的、在市场流通的电池能量块,从而使电池能量运营以虚拟电厂的形态在C端实现与电网平等的市场地位。
如果描绘一下这个图景,则是这样的:
在自主换电模式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出行需求来自由地选择不同厂家,不同批次,不同新旧程度,不同型号,甚至是不同质量的“电池能量块”给自己的电动汽车进行按需能量配置。例如,用户通常知道自己当前出行的目的地和里程,因此可以给当次出行配置相关的电池容量。在出行过程中,如果发生行程有变能量不足的情况,用户可在附近的便利店/加油站等场所随时找到可更换的电池能量块,甚至可以用“电池Uber”的电池能量O2O和移动互联网找到能够提供电池能量块的其他车主,自取自换,实现真正的C端能量共享和运营。基于电池碎片化和能量信息化及互联网化管控技术的电池能量块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互联网+电池“属性的移动电源。
慈松表示,只有移动电源变为现实,用户侧C端能源的自由流通和交易才将变成可能,人-车-电池-桩-网才能消除条块分割,进行统筹优化,支撑和促进能源革命,实现”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愿景。届时作为移动用电负载的电动汽车才可以自由行驶,再无丝毫羁绊。
这是我们听过的关于能源互联网最大胆的想象:共享、解耦、互联网+,慈松构建的新未来符合这些最热的话题,而如果顺着慈松的逻辑发散开来,一定还有很多有趣的未来等待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