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每月的例行通气会上获悉,我国11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2378辆,1月至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达28万辆。从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速度看,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将突破30万辆,夺得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市场的桂冠毫无悬念。目前,已经有很多省、市地方政府出台明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预计明年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将更加火爆。有业内人士担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尚不成熟的阶段,市场过快增长,可能会导致产品只有数量的增长,但没有质量的提升,更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还有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各地明确补贴 市场继续放大
2015年尾声,“十二五”新能源汽车推广即将结束。早在今年4月份,“十三五”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就已出台。随后的几个月中,各省市地方政府相继出台自己的配套政策。记者注意到,在“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地方补贴政策已经不再局限于之前的88座试点城市,部分省份将面对全省提供地方补贴。
11月11日,山西省政府官网发布《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2016年1月1日起,对山西省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辆生产企业与产品》公告目录内且实现终端销售的电动汽车给予营销补助,营销补助标准按同期国家补贴标准1∶1确定。
11月27日,河北省提出在全省扩大公共服务领域用车范畴,将党政机关公务车、机要通信车、执法执勤巡逻车、环卫车、邮政车、接送学生校车、城乡公交车(含农村客运车)、城市物流配送车、出租车等九个方面的新能源汽车纳入公共服务领域,九类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比例由1∶0.5提高到1∶1。
另外,如北京、武汉等地,将继续沿袭按国家标准1∶1给予补贴。辽宁省沈阳市将按地方与中央0.7~0.9∶1比例补助,海南省海口市按国家标准60%给予补贴。纵观目前已经出台的各地方新能源补贴政策,基本上都是有增无减,至少保持和2015年持平的状态。预计在排放法规的压力和地方补贴的刺激下,2016年各地方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大幅度增长。
产品供不应求 量升质难长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在重点城市销量已经形成突破。”全国乘用车联系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例如在北京市场上,消费者在4S店里的提货周期普遍在1个月左右。“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已经出现,市场急速扩大可能会使产品鱼龙混珠,消费者难以分辨优劣,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也难以发挥效应。”
崔东树认为,今年是纯电动客车的爆发年,明年或将是私人纯电动乘用车的爆发年。相对2015年而言,2016年的国家补贴几乎没有变化,“明年年底可能会出现一次放量的过程。因为国内车企多数采用国外企业的动力电池,电池短缺不再是大问题,“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过大,真实的市场需求被掩盖。”崔东树说。
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电动车分会主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陈全世表示,2016年电动汽车市场的好坏取决于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但在一些重点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还会出现大幅增长。“之前有传言说北京明年可能把新能源汽车号牌扩大为9万张,甚至完全不限牌,我认为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陈全世同时认为,政策利好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持续放大的主要推手,而产量的快速增长并不能掩盖关键技术缺失短板,未来想实现量质齐升还需要企业的不断创新。
售后市场 暗藏更大隐患
目前,纯电动汽车的二手车和回收拆解业务还没有形成市场,但是从电动车试运行以来,包括2014年私人消费市场打开,电动汽车急需二手车和回收拆解业务配套跟上。一些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在购买电动汽车一年后,想要置换新车,厂家并没有相关业务,二手车市场也不回收电动汽车。这让已有换车意向的消费者只能暂时搁置换车计划,等待新政策出台。
除私人市场外,租车公司目前也面临旧车淘汰的情况,由于电动车置换和回收业务尚未开展,只能暂时搁置相关计划。对此,陈全世表示,电动汽车市场爆发是近两年的事情,一些后续政策还没有出台,未来会尽快完善。在电动汽车回收拆解方面,陈全世透露,目前已经有企业在联合做动力电池的拆解业务,拆解技术已经完全掌握,但因为规模较小、成本还比较高,需要资金的扶植。他相信,未来随着电动汽车的增多,动力电池拆解业务能够做到自负盈亏。
另外,一位长期从事电动汽车工作但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前几年我国电动汽车的购买者主要集中于企事业单位,以“公对公”的形式居多。车辆出现问题以后,因为是单位车辆,也无人追究。近两年来,电动汽车主要销售群体开始转向私人消费群体,尽管国家要求动力电池质保周期须保证8年或15万公里,但实际上很多产品都不能达标。如果未来质量出现问题,私人消费者都是真金白银购买的车辆,绝对会追究到底,届时可能会对整个产业产生不良影响,应该避免这类情况发生,现在就要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