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机器换人”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央视《对话》栏目以60分钟的报道时长向全国推送“东莞样本”,将这四个字的深意进行一次系统诠释,使之成为全国新的产业热词。
“机器换人”换的是人还是脑,是“消灭人”还是“解放人”,是使用国内机器好还是国外机器好,《对话》里都给出了系统而有力的东莞式回答,给予了中国制造新的启迪。
如今复盘东莞“机器换人”这一战略,颇有顺势而为的味道。随着近年来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用工连年吃紧,很多企业悄然开始推广和应用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技术,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还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更高产能并提升产品质量。政府看到了这个趋势,顺势而为,帮助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从而跨入更高效、更智能化的发展新阶段。
事实上,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即设备呈现精密化。必须看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完成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就包含着机器人代替人工的革命,使人从那些繁重、重复、劳动强度大的生产活动中解脱出来。回看东莞,过去30多年来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并没有出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清晰的工业革命阶段,而此次东莞推行的“机器换人”实则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大动作。
正因此,“机器换人”不只是简单的“换”人,更不能被完全理解为“赶人”、“裁员”。事实上,“机器换人”并不是不需要人,东莞现在缺的恰恰是人,缺的是技术型的人才、技术型的技工、技术型的工程师。
实际上,“机器换人”是让人从生产岗位走向研发岗位,把劳动密集的工作交给机器人,把智力密集的工作交给人,东莞正在这一波全球性的机器人产业发展中抢占先机,让“世界工厂”不仅成为产品的应用地,更成为科技的输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