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骅:TD-SCDMA的时候是建产业链,之所以建产业链,一是因为没有;二是国际厂商不愿意做,所以我们只有自己建产业链。不过我们的产业非常有优势,不论是企业规模,积累还是技术。在TD-SCDMA的比较下,我们面临许多的问题,而且我们没有对手,能做到什么程度全看我们自己。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需要合作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如果靠自己一点点发展,是很痛苦的。我们通过开放实验室,将产业链的上下游结合起来,通过测试来做。
然后是规模化的进程。我们过去单独做的TD-SCDMA,但是大家都在做,我们通过引进一些合作伙伴,使得他们通过我没有TDS,有厂家进行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来逐步弥补我们原来技术积累上的不足。
现在的产业和技术发展到今天,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我开发出这个东西要有人用,要有人在用的过程中帮我找出问题。原来TD-SCDMA单独做的时候,你不用我的仪表你没的用,但今天不是了。今天这个仪表做不过竞争对手人家就不用。那我们联盟做这种协调工作,就是虽然有用了,但是也要有责任来帮助他。当然,在这个用的过程中也要配合他。所以我们协调了一些企业,通过率先用他的芯片,或者用他的仪表来带动不同产业的关系。然后在开发出成果的时候,能有一个初步的市场,这样才能不断的进一步提升它。所以我们是在推动产业链的发展。
记者:你觉得现在咱们TD-LTE还是非常乐观的,包括中国移动。我们中国移动4G用户已达2.5亿,对于当前的TD-LTE产业化来说,你也见证了一路坎坷走到辉煌,有什么感触?
杨骅:我们从0开始做TD-SCDMA,产业起步非常艰难,并且市场前景非常有限。因此,对于带动产业制造业大部分来说是不足的,但是到了TD-LTE,由于它已经成为标准,它的市场更加广阔。在这个广阔市场的需求下,厂商就有极大的热情和动力投入更大的资源来发展。所以一方面是产业发展快速了,另外一方面就像你刚才提到的,企业积极性更高了。
给这些厂家除了中国以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伴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行业应用成为了可能。就是说这个技术可以保证行业应用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行业示范应用现在开始出现,这个领域又是一个新的蓝海。整个产业链条的企业对于未来都有很强的信心和更大的投入力度。
记者:我最近看了一下VoLTE,中国移动和电信都有很大的目标,从您的角度来说,是不是已经开始成熟了?是否能够推动商用化?
杨骅:这个技术系统厂商做的比较早,去年相应的细则都已经出来了,今年主要做了大量的实验包括终端芯片配合验证的工作。经过这一年实验验证,基本上把存在的问题都梳理清楚了。所以,现在从芯片到网络都已经具备了规模上映的能力,因此我觉得到年底上映应该是从产业的角度来讲,应该是可以提升的。
记者:另外我们也看到,其实三大运营商在LTE的竞争有一些过度的倾向。原来在3G的时候,WCDMA明显的要强一些,现在中国移动能力压着他,对于现在做一些竞争,您认为现在运营商这一块的格局的趋势是不是有问题?
杨骅:一个公司的发展取决于它的战略,联通的成功在于3G的时候拿到了WCDMA,一整套推动WCDMA的发展方案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一段时间里面发展的非常迅速。中国移动的战略是把TD-LTE作为一个战略快速的过渡到4G,在4G上跟其它运营商进行竞争。它的目标达到了,并且率先推出4G,通过4G牵引这个市场,使得用户对4G的认同加强,获得了大量的4G的用户。现在4G用户已经差距非常大了。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电信、联通纷纷以FDD作为一个新的卖点来吸引客户,我个人认为会对他们目前的现状的改变会有很大的一个帮助。但是,对于根本性的改变在4G市场上的竞争格局,我觉得影响可能没有那么大。因为这个格局基本上很多在3G阶段,在联通或者电信网络的用户,通过移动的快速发展已经重新迁移过来,如果过去讲WCDMA和CDMA由于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差异,今天的FDD和TDD没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情况下没有更多的牌可打,整个的竞争格局我觉得不会产生大的变化。未来那就看各家怎么下内功,使得面对客户的资费方更有针对性的东西。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了产业的成熟,包括TD-LTE产业有快速的发展。我想了解TD-LTE产业包括芯片等细分领域,您对于TD-LTE带来上下游的发展上有什么样的看法?包括对于行业的走势。
杨骅:在整个产业链条上系统走的比较早,过去传统都是先要有一个标准,有了标准有了系统,有了系统才有芯片,所以它是这样一个过程,因此在整个产业链条上来说,系统的环节应该说是最强壮的。如果我们仅从国内厂商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国内在系统上的厂商已经完全超越了国外的厂商,大家从市场份额上都可以看到基本上是这么一个状况。
在芯片上,我们还没有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原因是我们芯片从3G才刚开始起步。起步过来以后就像我刚才讲到得那样,一进入4G以后要求对2、3G全部进行兼容,虽然我们做了一些推动的工作来找一些厂商合作,但毕竟东西要一步一步来做,有它的客观规律。现实情况下国内和国外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可能在今天的市场上,70%是国外产品,这跟TDSCDMA基本上倒过来了,但是我们相信,伴随着大家投入的进一步的增加,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国内的企业也会快速的赶上来。因为他弥补了FDD以后,它的市场的优势会逐步显现出来,这一块也会得到一个加强。
第三个是仪表,我们在跟国外企业学习,人家做了一款终测,我们便做协议分析。后来我们发现其实国际厂商开始了系列化,从网络到终端到芯片一系列,但是我们过去还是比较单一的。现在仪表上我们也是在追赶,所以我们在一款一款地做。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创远,这个仪表也是高精尖的东西,不是一般厂商能做的了。下一步我们将会做8G以上的,我们来对标国际厂商,同时从整个产业链来说,由于我们的对标得到全球的认可,所以海外厂商也会率先在这个领域推出满足这个产品开发。
记者:最近看到中国移动今年建设100万的基站,从明年开始新建量也逐渐萎缩,大概在35万左右。而且我们从产业链的开发来说,2015年基本上属于4G最高潮,明年可能就会下滑的比较厉害。现在运营商的份额上来说,对于4G网络的建设已经到了一定规模,对于后续的运营商的变化也产业的影响有多大?建设高峰过去以后对于产业的发展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想问从您的视角上来看,结合今年和明年的情况来看,厂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杨骅:我觉得这个观点不全面,其实我们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年、明年、后年都是TD-LTE发展年。TD-LTE中国必须率先示范,从去年到今年重要起了一个很好的表率的作用,并且把规模网络成本效益降下来,这样海外市场才具备发展的能力,否则那么高的能力他接受不了。规模大了成本就下来了。总的来说,全球未来几年都是高速发展的阶段。
第二个观点,从中国移动本身来讲,其实如果你这样来看,今年它就降下来了。去年是70万,今年是100万,明年35万。但是我们要看整个的发展,就是一张网络。GSM是900兆频率,那么好的覆盖他都是70、80万,TD-LTE它的网络更密集,现在是100万,其实未来的发展还空间还非常大。这个空间基于两个方面,第一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现在仅仅是保证了覆盖,但还没有达到保证热量。比如说我们这个场馆大家今天来感觉很不爽,容量不够,所以网络建设是根据用户来的。未来用户中国十几亿全部更换,网络要做很大的,未来的网络逐年会有比较大上升的余地,这个是从本身网络建设的角度来讲的。
然后是行业的垄断性。国外厂商的引入使得对于行业需求的基站和终端的要求会开放增长,那个比公众网络市场更大的市场,那个空间更大。所以从国内发展角度来讲,第一个全球是一个快速发展趋势,还会延续。第二个国内的现状仍然会持续的建网络的过程,我们现在对GSM,GSM也是几十K,你是900兆,我是2.5G,现在是要求每个要几十兆,我应该是覆盖着全国移动,我相信运营商会慢慢建到大家知道的,那个数我相信应该在200万,甚至要超过这个数。中国移动是一个,中国电信20、30万,他以做一个良好的覆盖的网络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这个也是一个。
第三个就是全球市场的发展,但是对于单个市场来说,中国市场网络的数量基站的数量已经超过全球的一半,但是中国并不占全球一半的市场。所以中国成本一下来,明年该是他们提升,所以这个空间很大,对企业是非常强劲的。所以未来几年,还是TD-LTE高速发展的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