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安永在北京发布《聚焦“一带一路”新机遇——金融铺路、基建先行》(下称“报告”)称,过去5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复合增长率达14%。2005年到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加了8倍之多。
2015年上半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稳健推进和多项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呈现良好势头,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引领投资热潮,同时,相关金融支持在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的至关重要作用。
“在安永估计未来5年,对外的投资应该会保持10%以上的增长,我们估计会达到10%到15%这样的区间。”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全球主管合伙人周昭媚在报告的发布会上表示。
据商务部数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560亿美元,同比增长29.2%,将很有可能超额完成全年增长10%的预定目标。
海外投资新变化
随着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政策不断推进,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安永上述报告的统计,2006年、2010年中国海外并购目的国家位于第一位的分别是新加坡和巴西,而2014年则是美国。从海外并购目的国家的分部来看,发达国家越来越成为并购目的国家,2014年前五个并购目的国家中,发达国家占据四席,而2006年的前五中并没有发达国家。
“很多人都以为中国公司‘走出去’都是在发展中国家,其实统计来看,大部分很大的投资都是在发达国家,包括北美和欧洲地区,第二大市场是中东和亚洲地区。”周昭媚称。
海外投资的方向也在变化,根据报告,早期中国海外投资以获取能源、矿业等生产要素为主;而随着海外投资发展和中国企业逐渐向产业链上端移动,行业分部日趋多元化,科技、媒体、电信(TMT)和金融服务、工业品、汽车、运输、消费品、农业等行业倍受中国投资者青睐。
以2010年和2014年中国海外投资行业对比,2010年,海外并购以能源为主,行业金额占比高达66%,而到2014年能源占比下降到11%,TMT占比则超过能源达到23%,金融服务占比也从2010年的7%上升到10%。
“对外投资的多元化格局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在全球主流行业的话语权,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将不断增强。”报告分析称。
“一带一路”:金融铺路、基建先行
“一带一路”的政策落地,掀起了中国海外投资的热潮。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大4854亿美元,占外贸总值的26%。对沿线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金额达到70.5亿美元,同比增长22%,占总投资的15.3%。
安永报告认为,交通、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互通互联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亚洲许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开展“一带一路”对于中国调整产业结构、消化产能过剩问题及保证能源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
基建被认为是出海“排头兵”,其中其中交通、能源和通信网络的建设将成为优先领域。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10年到2020年十年间,亚洲基建存在83000亿美元缺口。而根据估算,“一带一路”基建总投资金额或高达6万亿美元。报告认为,中国在基建领域的资金、技术等优势有望拓展到相对落后的亚洲国家。
报告称,在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获得配套的金融支持至关重要。一方面,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特别是基建等大规模投资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融资困难、渠道单一等问题往往成为企业“走出去”的瓶颈;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对外投资日益成熟,对金融的需求也从存贷款、结算等传统服务拓展到投行中介、风险控制、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金融机构不但要为企业架设起通往世界的资金桥梁,也需担当起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实现高效资本运作引路护航的重任。
周昭媚表示,随着中国即将从资本净输入国变成净输出国,对外直接投资步入黄金期,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等战略逐步落实,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步伐加快,对融资等服务需求高的大型项目等加快出海,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政策层面,中国从简化审批手续、拓宽融资渠道、健全政策体系部署金融护航企业“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利于助推金融出海,为企业对外投资服务。同时,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等也纷纷加速海外布局。例如,此前中行就表示未来三年力争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授信达到1000亿美元等。
“一带一路”带动对外投资之余,沿线国家地缘政治复杂,各国政治、经济和监管环境迥异,风险也不容忽视。
“‘一带一路’原线国家可能不一定是发达国家,在这些并不是很发达的国家里面我们要投资当然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我们把它归类分为五大类风险。”周昭媚称,主要包括政治风险、宏观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决策风险和企业舆论风险,其中金融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