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战略论坛作为第十七届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建设成果峰会和中国石油(601857)石化产业发展高峰会两个分论坛。在中国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建设成果峰会上,多位能源领域专家围绕工业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绿色发展等展开交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高耗能建筑加剧能源危机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最基本的国情。我国煤炭资源探明约在1800亿吨左右,储量虽然高,但人均占有量极少。”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李居昌表示,近年来我国的能源需求量、消耗量逐年上升,能源对外依存度也逐年上升,2013年我国石油生产2亿吨,但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60%;天然气生产18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30%。
“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已经由12.7%迅速攀升到22.4%,目前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蒋明麟表示,巨大的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是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仅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雾霾天气是我国环境污染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严重的空气污染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如果按照我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来衡量国内城市的空气质量,那么约有七成半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李居昌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就是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近5年,虽然我国绿色建筑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发展,但依然面临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城乡建设模式粗放,存在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重规模轻效率、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建筑使用寿命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等问题。”蒋明麟表示,我国的建筑能耗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差距,高能耗的发展方式导致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以建筑供热为例,我国集中供热一次能源消耗大概为每平方米20公斤标煤,比同纬度甚至更高纬度的欧洲国家高出一倍,而且这些国家的集中供热系统还包括供冷,我们却没有。”蒋明麟表示。
李居昌认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能源资源需求还将保持刚性增长,能源需求矛盾将更加突出,“应该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引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把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挂钩。”
创新技术提高能效
“实现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必须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最大限度的节能、节地、节材和节水,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蒋明麟表示,我国目前正处于新兴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酒店对空调品质和热水安全保障的要求较高,暖风空调部分和热水共要消耗约70%的能耗,空调和热水是酒店节能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开利空调北方区高级技术经理张达明表示,如果空调系统的主机采用更高效产品,有约14%的节能空间;优化空调系统的控制,让其更高效、更协调运行,有约10%的节能空间;对热水系统进行优化,包括全热回收、热水系统的优化控制,有约8%的节能空间。
北京热力集团技术设备部副经理张立申表示,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可以让锅炉燃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采用新型换热机组和热泵技术,可以把热水的回收温度进行降低,充分利用一次管网的热源,从原来的55℃度降到40℃。此外,锅炉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根据检测参数实现全自动调节。
蒋明麟建议,让产学研用携手合作,加强建筑规划和设计、节能绿色建材、污水处理利用等绿色建筑技术研发,政府应在项目立项、资金、金融和信息上给予必要支持。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开展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
绿色建筑前景看好
资料显示,目前建筑对能源的消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但取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仅占全国总建筑面积约1%,绿色建筑有望成为新型城镇化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测算,“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重点工程总投资有23660亿元,2020年前,用于建筑节能项目的投资至少有1.5万亿元,巨大的市场空缺给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就要全面集成建筑的多项创新环保技术,促进建筑产业的升级,带动节能环保建材、新能源、节能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蒋明麟建议,建筑节能应作为我国节能工作的重要方面,进一步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建立包括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监管等多个政府部门在内的部际联席会议。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尤其是能耗较大的项目。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包括建筑规划、建筑设计、节能绿色建材、节能高效机电设备、污水处理利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等。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韩克指出,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要重视城市生态指标与实施体系的建立,从控制碳排放指标来看,需要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数据库,围绕这一数据库,建立碳排放指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好城市规划,构筑生态城市。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将成为未来低碳城市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