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冷链基础建设发展迅猛,冷库建设速度已达到建国以来最高峰。但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的是制冷系统管理及安全性的缺失。今年这一问题集中爆发,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吉林省及上海市先后发生两起涉氨企业重大安全事故并造成了人员和经济的巨大损失,引起了社会极大震惊并造成了冷链及食品加工业内的剧烈反响。氨制冷系统的安全问题迅速成为了全行业的热点话题。一方面,多个省市已开展冷库及使用液氨企业的专项检查及整改活动,有关氨制冷安全的问题也成为了行业会议及工作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一些不切实际的报道和评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氨“妖魔化”,引发了诸如“谈氨色变”、“改氨为氟”等一系列的不恰当现象。
11月4日,由中国制冷学会及国际氨制冷学会共同主办的“冷链新技术与氨制冷安全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范围的近两百名制冷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讨论“氨系统安全”这一严肃且迫在眉睫的议题。丹佛斯工业制冷亚太区销售总监张安宁先生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从多个方面对氨系统安全进行了解读及诠释。丹佛斯市场经理肖伦先生则为国际氨制冷学会主席Dave Rule先生及前主席Bruce Badger先生的三个主题演讲及论坛答疑活动进行了全程的翻译工作。论坛现场气氛热烈,来宾纷纷表达很有收获。
氨,作为一种自然工质,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且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质,是目前全球范围大型制冷系统中采用的最广泛的冷媒。同时,氨亦具有毒性和可燃性,对氨的正确使用和有效控制是确保制冷系统安全的关键因素。 “行业内不能‘因噎废食’,应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氨,并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杨一凡说道。国际氨制冷学会前主席Bruce Badger先生以汽油和天然气为例,形象地解释了如何以“技术支持+合理管控”来实现安全。张安宁先生则为如何实现氨制冷系统安全提供了两类具体解决方案:一是通过自动控制来减少人员操作,显著提升安全性的同时也能兼顾能效和系统运行总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采用风机系统替代排管系统”,“氨/二氧化碳复叠系统”等成熟的解决方案亦可有效减少制冷系统的氨充注量,提升安全性。
近期相继召开的“中国冷博会”及“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也不约而同地将“氨制冷安全”作为主题内容,丹佛斯亦深入参与其中,为制冷同仁带来主题演讲及专题讨论,得到了与会各方的高度认可。
安全无小事,制冷系统的安全与否主要取决于整个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以及配套的安全措施。每一个细节的优秀才能成就100%安全无虞。因此,丹佛斯愿与行业各方共同努力,增进交流、加深讨论、宣传先进理念和技术、推进各项规范的制定与完善工作,真正实现“氨,亦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