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低碳日活动15日正式启动,今年的主题是“低碳城市:宜居可持续”。作为国家低碳建设试点省,广东围绕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节能降碳,推动形成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积极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低碳发展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新常态下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不过,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实践告诉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并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正是基于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上月初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其中,明确提出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广东在推进城市低碳发展中起步较早。2013年省政府与住建部签署协议,合作共建全国首个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省。同年,在全国率先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现在广东已成为全球继欧盟、韩国之后的第三大碳市场,一、二级市场的累计碳配额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在国内各试点省市区中更是遥遥领先。与此同时,广东制定并出台了包括《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编制指引》《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绿色生态示范城区规划建设指引》《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指引》等一系列节能减排方案,为全省积极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更为直观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了我省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成效:“十二五”前四年全省碳强度累计下降17.45%,超额完成进度目标,连续两年国家考核评为“优秀”等级;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完成总体顺利,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比全国低35.9%、42.9%。
尽管我省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但目前仍存在产业结构调整长期性与节能减排紧迫性、节能减排高标准严要求与约束激励机制不完善、节能减排工作深度广度不断扩大与基础薄弱“三个基本矛盾”。这些问题还将长期制约着我省节能减排工作,全省绿色低碳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更为迫切的是,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现在距年底只有6个多月时间,我省还没有完成“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8%的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不折不扣兑现刚性约束指标,全力以赴打好节能减排收官战役。特别要狠抓工业、公共机构、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狠抓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和万台注塑机节能改造试点示范工程实施;狠抓重点区域节能减排,新上项目能耗不得高于所在市2015年单位GDP能耗目标值;狠抓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大节能奖惩问责力度;狠抓运行监测和执法监察,做好节能减排考核,强化形势分析预警,加强节能监察执法和督查督办。
加快推进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中国去年已经宣布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面对这一国家目标,我们要坚定不移将绿色化上升为我省永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坚持追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