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去年12月首次提出要“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最洁净的地方”。今年自治区“两会”上,张春贤又明确提出“政协要在可持续发展、把新疆建成最洁净的地方上担负起更大的责任”。随后,自治区政协设立专门机构,多次开展专题调研,起草工作纲要等,拉开了“洁净新疆”建设工作帷幕。日前,自治区召开“洁净新疆”工作座谈会,正式启动“洁净新疆”相关工作。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主席努尔兰·阿不都满金。
努尔兰·阿不都满金,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主席。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大代表。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州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等。
对话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主席
努尔兰·阿不都满金
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刘蔚
为什么要开展“洁净新疆”建设?
■“洁净新疆”建设是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崇高追求和目标指向。
中国环境报:为什么要启动“洁净新疆”建设工作?
努尔兰·阿不都满金: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两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明确提出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是指导我们推进“洁净新疆”建设、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纲领性文件。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坚持顶层设计、规划为先,鲜明提出“环保优先、生态立区”﹑“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理念,提出“四个坚决”、“三个严禁”的要求,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12月,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最洁净的地方”,将新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赋予了新的理念和要求,具有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中国环境报:“洁净新疆”对新疆可持续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努尔兰·阿不都满金:“洁净新疆”建设是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崇高追求和目标指向。“洁净新疆”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张春贤书记和自治区党委对实现新疆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思考,是贯彻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对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和“两个可持续”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洁净新疆”是美丽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新疆建设美丽中国最生动的实践。洁净不仅是天蓝、地绿、水净,更是自然山水之美、城乡形态之美、绿色产业之美、人文和谐之美。建设“洁净新疆”,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突出特征,在发展进程中求真、崇善、至美,努力实现新疆各族人民对美丽生活环境以及美好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新时期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更高目标。我们要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建设好“洁净新疆”,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洁净新疆”建设是保持自治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但发展不等于简单的增长,我们需要的是高质量的增长,是可持续的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要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坚定不移走“两个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切实把新疆的资源环境保护好、利用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互利共赢。
“洁净新疆”建设是顺应我区各族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现实生活中,中国梦与每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很近:每天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这种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里安居乐业就是老百姓心中的梦。如果我们经济发展了,但绿水青山消失了;人民收入提高了,但安全感和幸福感下降了,这样的发展是不得民心的。我们要顺应群众期待,把“洁净新疆”建设作为最务实的民生责任,推动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切实以“洁净新疆”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洁净新疆”建设是解决我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新疆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复杂性、脆弱性的特征,资源约束趋紧,水资源严重匮乏,土地荒漠化、沙化、盐碱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任务繁重,经济增长和能源资源消耗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依然较大。推进“洁净新疆”建设,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从根本上解决自治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破解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约束问题。
如何有效推进“洁净新疆”建设工作?
■把握重点环节,勇于变革创新。
中国环境报:如何有效推进“洁净新疆”建设工作?
努尔兰·阿不都满金:推进“洁净新疆”建设要把握重点环节,勇于变革创新。“洁净新疆”建设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全方位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洁净新疆”建设,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基本方针,坚定不移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洁净新疆”建设专项任务落到实处。
首先,更新理念,顶层设计。生态文明源自人类对发展的深刻反思。在更高层面推进“洁净新疆”建设,首先要把更新观念放在首位,深刻认识保护新疆良好生态就是保护新疆发展的根本,就是守牢“洁净新疆”建设的底线,就是守护新疆各族人民的未来。要增强生态自信、生态自觉,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指导我们的行为、改变我们的生活,多点“道法自然”的淳朴,不能把“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对立起来。尤其要让广大群众普遍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一种伦理道德,是一种行为准则,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既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更要对当代负责、对未来负责。更新理念还要体现在指导思想的转变上,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从战略层面对“洁净新疆”建设进行科学谋划、顶层设计,从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多层面进行全面考量、一体设计,既关注当前,又着眼长远,根据南北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统筹规划、明确定位、彰显特色,研究提出符合新疆实际的目标任务、时序节点、建设布局、政策措施,发挥好规划对“洁净新疆”建设的先导作用。
其次,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红线”理论,强调的就是以生态红线作为生态安全线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我们要把“洁净新疆”建设总体规划与《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有效结合起来﹑与《新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有效结合起来,按照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3类主体功能区定位,围绕“一核两轴多组团”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天北和天南两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三屏两环”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落实好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民族、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保障措施,落实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绿洲服务、防沙固沙、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以及特殊保护六大类生态环境功能区保障措施,推动环境保护、管控要求和各项制度措施真正落地见效,科学有序地实施好空间开发,确保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疆主体功能区布局。通过落实各项规划措施,协同推进新疆的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绿色化,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促进新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第三,转方式调结构,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是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决定了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水平。只有优化产业结构,能耗和排放指标才能得到根本性改善;也只有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推进“洁净新疆”建设,要按照“两个可持续”的要求,推动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重点是优化三次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加强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发展新能源、生态环保和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第四,促进资源节约,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实践表明,大部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是来自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型使用。如果竭泽而渔,那么最后什么鱼也都没有了。“洁净新疆”建设要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之策,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比如,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强化土地用途管制;抓好天然林保护和草原禁牧、休牧;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通过促进资源节约、解决生态环保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第五,强化依法治理,严守生态红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我们要强化法治理念,结合依法治疆,大力宣传、严格执行新《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法》等各项法律法规,结合新疆实际,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等制度体系,特别是研究出台一些“洁净新疆”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管用、能用、好用的实施办法,让生态法治成为推进“洁净新疆”建设的长效手段。严格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四个坚决”、“三个严禁”,就是坚决保护我们的森林、冰川,坚决保护我们的河流、湖泊,坚决保护我们的湿地、植被,坚决保护我们的绿洲、草原;对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源、饮用水源、各类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良好区域、风景名胜区和人群密集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严禁进行任何资源勘探和开发,严禁超采地下水,严禁无序开荒,确保新疆山川秀美、绿洲常在。在新疆尤其要守住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保护好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政协组织在“洁净新疆”建设中应发挥什么作用?
■把“洁净新疆”建设作为履职重点,紧扣“洁净新疆”建设凝心﹑献计﹑出力。
中国环境报:各级政协组织在“洁净新疆”建设工作中应担负哪些责任?
努尔兰·阿不都满金:“洁净新疆”建设是自治区党委作出的一项事关新疆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切实抓好“洁净新疆”建设决策部署的落实,是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各级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责。
今年4月15日,张春贤书记专门就推进“洁净新疆”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学习借鉴内地省区市的经验做法,从优化能源结构、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结合新疆实际,因地制宜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把新疆建设成为最洁净的地方。5月4日,张春贤书记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推进“洁净新疆”建设再次作出重要批示:“结合新疆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相关规划”。明确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抓紧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各行政部门具体落实的“洁净新疆”建设体制,加强动员宣传,紧张起来、行动起来,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地启动和推进“洁净新疆”建设。
每个地州市、兵团师(市)要至少确定1个县市(区)、团(市)作为典型示范,成立专门班子一个点一个点地抓、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干,抓点带面,典型引路,有效推进,每半年向自治区党委专题报告一次“洁净新疆”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各地要运用好援疆工作机制,学习借鉴援疆省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在援疆规划和产业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体现“绿色”援疆示范作用。各地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注重协调配合,加强跨区域、跨行业协作,形成协同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
各级政协组织要把“洁净新疆”建设作为履职重点,坚持“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的政协工作主旋律,树立“我能行”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靠上去,自觉担负起这份责任,履行好政协职能,发挥好政协优势,紧扣“洁净新疆”建设凝心、献计、出力。要把“洁净新疆”建设列入协商工作计划,围绕规划制定、组织实施,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切合实际、务实管用的意见建议。注重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为推进“洁净新疆”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