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10日就环境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他认为,中国有潜力实现更加绿色的经济增长,以更快的速度治理雾霾。
环境能够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机遇
施泰纳日前来华出席中国“十三五”规划环境与发展国际咨询会,与众多中外环境发展领域高层人士与专家一起向中国政府领导层提供政策建议。
施泰纳表示,他就中国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建议,认为环境能够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机遇,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建筑改造、公共交通设施,都能成为创造就业机会的领域,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中国需要在提高能效方面加大投资和创新,因为这意味着投资未来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他说。
施泰纳认为,未来五年应当更多的关注环保法律法规的落实,包括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
治霾,中国有望速度更快
过去十五年间,施泰纳曾多次访华,既体验过北京天气最糟糕的时刻,也见证过奥林匹克运动会时的湛蓝天空。
“中国领导层和人民都已经认识到治理污染是当务之急,对污染宣战,实施各种法律法规,所以我想中国可能用比上个世纪其他国家短的时间摆脱严重的污染状况。”他说。
他说,尽管中国几十年的污染不可能一夜间解决,但中国提出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愿景,“十三五”规划有意通过更多措施减少碳排放,治污取得快速进展前景可期。
利用企业创新、淘汰老旧设备、使用新技术、倡导节能建筑、鼓励消费者参与、确保环保法有效实施,施泰纳为中国缩短治霾时间提建议。
十年后,很多人将驾驶新能源汽车
“尽管我们花了很多钱买车,用车却越来越少,开的速度越来越慢,因为交通拥堵,尾气污染使得很多地方限制汽车使用。”施泰纳说,一项统计显示,在大多数城市,汽车96%的时间是停放不动的。
他表示,目前中国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有大量投资,中国政府鼓励消费者和国内、国际制造商确保未来的汽车为环境友好型,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他看来,虽然仍在起步阶段,以中国的市场规模和调控方式,采取的排放标准,中国有望成为电动汽车和其他燃料汽车的领军者。
“我认为电动车的发展很像早期手机的起步阶段,人们以为那是富人专属,与普通大众无关。相信10年之后,很多人会驾驶新能源汽车。这一重大转变已经在悄然发生。”施泰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