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方式
省轻工学院试点智能化垃圾分类:学生对垃圾分类后刷校园卡投放到对应的箱内,箱体盖板自动称重,保洁人员通过复核可识别相对应的用户并给予积分奖励,同时对学生投放的回收物按市场价格即时给予资金反馈。
准确分类可回收物可获资金补贴,木质垃圾回收处理后成为发电燃料……海珠区和荔湾区的垃圾分类试点,通过引入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垃圾分类,让社会资本进入垃圾分类收运市场,各层次各领域的社会力量被整合到垃圾分类循环经济产业链上。
7日,市城管委带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固废公咨委员赴海珠区、荔湾区检查垃圾分类工作。这是市城管委带队调研全市垃圾分类现状的第一站,接下来巡查组还会到其他区进行调研,挖掘各区垃圾分类的“广州经验”。
海珠“轻工模式”垃圾桶自动称重积分分类情况一目了然
上午9时半,刘阿姨提着几袋垃圾来到海珠区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生活区的智能分类垃圾桶前。她将1袋垃圾放在厨余垃圾桶盖上,“嘀”一下卡,桶盖便自动打开。她又将1袋垃圾放在塑料垃圾桶盖上,“嘀”卡后垃圾落入桶内,投放站的LED屏随后有字幕滚动:“1单元502室投放了200g塑料类可回收物,复核成功后可获得0.4元”。
去年6月,海珠区与广东拜登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轻工学院生活区试点智能分类垃圾桶。“在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桶处刷卡投放后,可立刻获得1个积分,若保洁员复核后发现其分类准确,可奖励5个积分”。该公司市场部经理陈玉容介绍,在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垃圾桶处刷卡投放垃圾后,垃圾桶会自动称重,经复核后若分类准确,将按照市场价格反馈资金给居民,若分类不准确,但为了鼓励居民分类投放,也会奖励1个积分。“积分可兑换商品,资金可兑现”。
在轻工学院的垃圾分类绿岛,学生小陈拿着校园卡前来购物。这里的商品都有两种标价:市场价格、积分+优惠价格。一瓶可乐的市场价为2.5元,也可以替换为1个积分+2.4元的优惠价格。“我觉得挺划算的”。小陈说,去年她攒了50个积分,今年已经有40个积分了。“我快毕业了,到时候还可以用反馈的钱寄快递”。
在数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点开后台的监控系统后,社区当前的垃圾产生量、历史产生量、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情况、保洁人员管理分类投放情况、积分赠送情况等数据都一目了然。7日当天的数据显示,学院近期的垃圾分类准确率在35%到40%之间。
积分提现固然诱人,但其背后是否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对分类准确率进行复核呢?陈玉容说,目前轻工学院两个校区共设置了6个分类投放站和1个绿岛,设备投入共32万元。后期的维护费用则是每月1万元左右,目前均由企业承担。
“大部分是人工费,6个站点餐厨和其他垃圾的复核只需5个保洁员,2个站点可回收物的复核则需要1个资源回收员”。陈玉容说,公司目前在探索盈利模式,可能会引入政府公益广告进入投放站,以及与企业合作,获得额外的资金来源。“还需要政府行政手段的支持,允许我们进小区,让物业支持我们的工作,保洁人员配合我们的工作”。
荔湾“西村模式”大数据构建垃圾分类“公众参与指数”
“西苑社区2014年有害物质回收箱数据:6月2.0斤……12月1.8斤,累计49斤。”
“协和社区2014年有害物质回收箱数据:6月44.7斤……12月26.3斤,累计235.1斤。”
上述数据来自于西村街的垃圾数据库,这是由西村街与广州市分类得公司合作成立的西村街垃圾分类促进中心建立的。两组数据对比说明了什么?
“西苑社区是垃圾分类试点社区,我们本以为这里群众基础比较好,回收量会比较大,没想到数据却是最低的,不太正常。”西村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建华说,他们与居民、物业进行交流后发现,原来是有害物质回收箱的设置有问题。
“这里是封闭式的物业小区,只有两三个出口,出口处的挂墙式有害垃圾回收桶很不显眼。”张建华说,社区内有大堂,比较容易让居民留意到回收桶,“所以我们调整了设置”。西苑社区今年的有害物质回收箱数据显示,1月8.8斤……4月11.7斤,累计58.1斤。今年前4个月的回收量大于去年7个月的回收量,说明调整有成效。
在张建华看来,垃圾数据库的数据汇总后,可以看作是西村街垃圾分类“公众参与指数”,可以简单评估出各个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居民参与程度,提高后期工作的针对性。
“目前居民的知晓率都超过了90%,参与度尚需提高,徘徊在50%左右”。张建华说,他们调研发现,居民很多时候也知道要干湿分开,但是懒得把厨房的部分干垃圾再拿去客厅垃圾桶。为此,街道专门定做模具,设置了联体的双垃圾桶,目前已在居民家中试验。
张建华透露,为建立政府与市场合作的长效机制,今年起,街道将在宣传工作、有害垃圾回收和低值物品回收方面予以经费补贴。
低值物回收点
遭遇选址难题
■瓶颈
“在这里建设回收点有没有经过我们同意?”“去年登革热那么严重,碎玻璃都有积水,蚊子很多……”巡查组一行来到西村街废木质、废玻璃临时存放点时,附近的居民向媒体大倒苦水。不过,在存放点现场,记者并未闻到异味,也没看到积水,场地也很整洁。
“和垃圾焚烧厂一样,低值物回收点也是让人厌恶性的工程。”张建华说,选址难是邻避效应所致。“这里是一条断头路,旁边就是公园,是目前比较适合作为选址的地方”。他坦言,老城区的社区很成熟了,能选做低值品回收存放点的地块很少。
低值品回收是垃圾分类的难点,这是因为其占空间、体积或重量大、处理成本高、利润低等问题造成的。不过,从调研的情况看,“找地难”也成为低值品回收处理的难题。
在海珠区木质类垃圾处理中心,废木板加工在这里破碎后可成为电厂发电生物质燃料,供韶关电厂、湛江电厂、赣州电厂等燃烧发电。该处理中心由广州市供销总社和海珠区供销社共同出资设立,每小时可处理木质垃圾20多吨。
海珠区供销社副主任陈金祥介绍,木质垃圾的来源为琶洲会展中心展会废弃木质类垃圾、街道社区居民废弃家具、万亩果园园林绿化树枝等。他坦言,由于社区大件家具的分散拆解占用空间,容易扰民,海珠区城管局与区供销社拟联手建立大件家具垃圾拆解中心。
不过,找地却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陈金祥说,以海珠区木质垃圾处理中心为例,这里地租为每月2.7万元,但实际上这块土地已被房地产开发商征用,只能再用五六年,未来只能搬迁。“这也是邻避效应,选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