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阐发了他对当前中国经济的看法。林毅夫剖析了7%的增速为什么合理且必要。他将中国与发达国家作比较后得出中国存在四大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指出中国存在三点不同。其中他对中印之间的比较值得国人深思。
2014年“中国成绩单”与欧元区、日本、美国的比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分析2014年成绩时,总理用了“来之不易”这个词,林毅夫很同意这个说法。
去年世界上所有主要经济体,盘点年终实际的经济表现,跟年初的增长预期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欧元区,预测增长可达1.1%,但到年底时只有0.8%;日本的“安倍经济学”曾炒得沸沸扬扬,年初预期经济增长可达1.4%,但到年底一盘算,即使在那么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下,经济还是衰退的,增长只有0.2%。美国一度好一点,但到四季度突然又降了,全年的经济增长也只有2.4%,比年初预期的2.8%下滑超过15%。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一大贸易国,国际上的经济形势对中国当然会有不小影响。我们去年的成绩,不仅说经济增长在合理预期的目标里面,并且经济结构也有不少的改善。每个单位GDP能耗下降了4.8%,实际的碳排放总量减少了,这是了不起的成绩。另外,老百姓的收入增长高于GDP的增长,农村纯收入增长高于城市,说明收入结构在改善。
7%增长的合理性:四大优势、三点不同
林毅夫认为把2015年增长目标定在7.0%左右,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
对于中国来讲,靠内部需求的启动,包括投资需求跟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首先来讲投资。现在有很多人说,我们的产能过剩。但实际上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即使现有的产业有产能过剩现象,或者有些产业比较优势不在了会被淘汰,但中长期下我们还有很多产业有升级的空间,也就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讲的,我们现在大部分的产业生产的是中低端的产品,可以向中高端的产业升级,要升级就要投资,这其中有很多机会。
第二就是基础设施,这么多年固然做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但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第三是环境,环境要改善大家都同意,但要把所有的工厂都关掉,回到1979年的生活,这是不可能接受的。那么在发展和生产当中解决环境的问题,你还是要投资新的节能减排的设备,用新的生产方式。
第四,我们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要进城,要改善住的地方。这些都是好的投资机会,还有高的经济和社会回报。
在面对整个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下,我们有以上四方面的优势,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这是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
发达国家走不出经济衰退,因为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机会。产业是最前沿的,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很难知道,有的话也只有一两个;基础设施普遍完善,可做的顶多就把老旧的基础设施稍微改善一下;环境也相对好,城市化已经完成了。
另外,不仅是说有经济回报率和社会回报率高的投资机会,我们还有很多资源,有机会还要有资源。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起来,我们又有三点不同:政府负债少、民间储蓄率高、外汇储备多。
我们投资资源的条件相对比较好。政府负债占GDP的比重只有40%多,不到50%,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负债都超过100%,发达国家也是。所以我们可动用的财政政策的空间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大得多。另外,我们民间的储蓄在全世界是最高的;要对外投资,要进口机器设备,我们有将近4万亿的外汇储备。
其他发展中国家面临国际周期性下行的时候,应该也有很多好的投资机会,但是他们经常受限于政府的财政情况不好,或民间储蓄不足。即便国内有钱投资,还要受限于外汇储备不足。而这些方面中国都是相对具备优势的。
把有利条件应用起来,有投资就会创造就业机会。就业机会有了以后,收入增长也能够得到保障,那么消费也会增长。投资和消费都在增长,这样拉动经济增长。即使外部条件相对不好,我相信达到7%左右的增长,还是有可能的。
7%增长的必要性:就业、金融稳定、翻番目标
林毅夫觉得中国经济维持7%的增长也是很必要的。首先一个必要的原因就是就业。如果说我们的经济增长放慢了,低于6%,企业的盈利状况会非常不好。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会变化。现在即使盈利状况不好,企业对发展还有信心,他还可能把员工留着。如果他对未来的预期不好,他可能就不保留就业了,就关门了。
第二个就是金融稳定性的问题。如果说企业对未来的增长预期不好,经济增长要放慢,那么肯定企业的经营状况就会更差。这种状况下,坏账会增加,持续增加就会影响到金融安全。
第三个涉及十八大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都要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前一个目标现在看,2015年到2020年的增长速度6.6%就够了。但后一个,我算下来需要保持7.1%左右的经济增速。
关于印度
还有一个必要性,就是我们与印度的竞争。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月份的预测,印度会在2016年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中国。世界银行最近又做了一个新的计算,2014年印度的增长率就达到7.5%,已经比我们高了。
林毅夫觉得这种趋势可能会是相当长期的,而且不是0.1个百分点,或者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差距,可能是一两个百分点的差距。
中国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出口产业,因为工资上涨逐渐失掉比较优势,而其他工资水平更低的地方如果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可能也会实现像我们过去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印度有相当可能会抓住这个机遇,可能未来十年二十年会有8%到9%的增长。
当前,需要积极有为地帮助我们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帮助中国企业抱团出海。一个可以很好承接的地方就是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