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仕桥启动机器,李连午用铁锨将废塑料袋、瓜子花生皮、废纸屑、煤渣、木屑、食用菌棒、尿不湿片等垃圾向机内填充。随着机器轰鸣,一段段类似烧烤用的“炭棒”冒出来。这是4月24日笔者在保定易县西山北乡北娄山村看到的情景。
在垃圾围城和垃圾围村的今天,这种消化垃圾、变废为宝的机器,着实有些吸引人们的眼球。
北娄山村地处狼牙山旅游景区,旅游公路穿村而过。笔者在村里看到,公路南北侧都有一个垃圾处理场,而村里的大街小巷都很干净,看不到四处飘散的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都被我们收集起来了,乡亲们也往这里送。我们研究这个机器,主要是破解垃圾围村的难题,为美化环境尽点儿力。”梁仕桥说。梁仕桥和李连午都是北娄山村人,梁仕桥曾在易县交通局工作,两个人都喜欢捣鼓点儿小发明。近年来,他们为了消除村里的垃圾,就到清华大学请专家进行指导,研制成功了这台可以变废为宝的机器。
北娄山村有1200多名村民,村里每天大约产生一吨的生活垃圾。随着村里垃圾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狼牙山景区,随着游人的增加和商业活动的增多,垃圾治理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4年11月,梁仕桥和李连午商量,看能不能用垃圾压缩机将生活垃圾制成类似“炭棒”的燃料。
“怎么将生活垃圾压缩成块是个问题。”梁仕桥称,他们最初用秸秆压缩机试验,但秸秆压缩机用的是热挤压技术。可生活垃圾一加热就冒烟,而且各种刺鼻的味道非常大,还污染环境。后来,两人采用冷挤压的方式,对机器进行了改装,才有了这台垃圾处理机。
目前,两人正准备请专业人士来测量一下这些垃圾炭棒的燃烧值。“做饭取暖都没问题。”梁仕桥称,他们的垃圾处理机还不完善,需要配套一台烘干机和一台粉碎机,三台机子总价5万元左右。
“一天按8小时算,大约能处理2吨生活垃圾。处理一吨垃圾的电费大概40元。如果不算人工和机器,40元就可以处理掉全村1200多口人一天的生活垃圾。”梁仕桥说,他梦想有一天村里人都用上这种炭棒,让村里的塑料袋、废纸等不再随风飘扬,生活垃圾不再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