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2015年全国劳模评选“青睐”创新人才

2015-04-28    来源:中工网
0
[ 导读 ]:记者从此次全国劳模评选表彰名单上看到,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各行业各领域创新领军人才受到青睐。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职工成长的阶梯”;“创新要源于工作实践,源于现实需求”;“既要继承老一辈劳模艰苦奋斗、敬业爱岗的优良传统,新一代劳模更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岗位上的‘小改小革’,同样可以引发技术革新”……“创新”成为参加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劳模代表中的“最热话题”。

记者从此次全国劳模评选表彰名单上看到,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各行业各领域创新领军人才受到青睐。拟表彰的人选中,1484人拥有专业技术职称,其中两院院士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0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6人;有1024人具有高级职称,技师、高级技师等高等级技术工人445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进步对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高,统计显示,已从2001年的39%跃升至如今的51.7%。但同时必须看到,这相较于工业发达国家高达70%的比例,仍有不小差距。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技术、智能型越来越被广泛运用。面对这样的现实,面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亿万劳动者的优秀代表,劳动模范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

对于技术工人的创新力量,合肥东方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吴鹏颇有心得。他与团队研发的控扎控冷技术加上“穿水冷却装置”设备,可以使一吨钢的成本降低30元至50元,按照一条生产线年产量80万吨计算,每吨节约50元,创新增效4000万元。他说,如果将立足岗位创新加以总结推广,那么受益的就不仅仅是企业,而是国家、社会了。

创新不仅是科学家的“专利”,同样是技能人才的工作姿态。全总经济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源自生产一线的创新潜能是巨大的,因为任何一个创新的理念,任何一个好的设计,最终都必须依靠工人的劳动特别是技术工人的双手来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各级工会正在通过创建更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改变过去劳模单打独斗的“老黄牛”模式,搭建劳模领军、职工参与的创新平台,激发周边创新活力。据对17个省(区、市)的统计,仅2013年劳模创新工作室就开展各类创新项目和课题8.5万多项。与此同时,近3年来,各级工会举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25.29万场(次),培训职工2212.36万人(次),有589.27万职工晋升了技术等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会的助推下,一大批职工创新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近3年来,通过职工技协,工会组织职工签订技术合同7.78万份,实现经济效益62.96亿元。

不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个字的差别,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怎样立足岗位创新?来自不同行业的劳模们心中都有一份创新设想。

已经51岁的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生产技术部高炉炉前总技师刘自力觉得,“团队创新力量更强大”。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职工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效益。他准备把创新工作室进一步打造成带队伍的重要平台,为创新发展储备人才。

 
 
[ 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