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无飞鸟,太阳像火烤;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这是上个世纪宁夏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现象严重,人畜饮水困难的真实写照。
“宁夏的土地,十年九旱,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是最大的区情,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89毫米,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2,缺水、农业用水粗放,灌溉技术落后,使得水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自治区水利厅农水处工作人员介绍。
经测算,按照国家分配给全区的取用水总量,到2017年缺水9.9亿立方米。
自2004年,宁夏提出建设省级节水型社会以来,农业灌溉方式有了很大转变,由粗放的大水漫灌向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方式过渡。2014年年底全区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6万亩,其中滴灌128.4万亩,喷灌36.9万亩,管灌30.7万亩,占灌区总面积的23.8%。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与传统的土渠输水和田间大水漫灌相比省水、省钱、省工又省肥。全区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由2011年的90%下降到2013年的88.1%,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紧张。银川晚报记者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