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价低迷的能源格局中,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中国煤化工产业将何去何从?在4月14日至17日召开的2015世界煤炭转化技术大会上,300多位业内专家及相关企业代表进行了探讨。
作为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路径之一,煤化工曾被视为中国煤炭产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油价高企之时,煤化工项目扎堆上马。但煤化工项目的经济性和环保性,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问题。
产能过剩加剧行业竞争
“煤化工的经济性随着能源的价格预期波动。近年来,中国对煤化工的预期犹如过山车一般。随着最近一个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结束,所有预测正被重新评估。”剑桥能源主任研究员李义善说。
亚化咨询业务总监郑春临则表示,油价对煤化工项目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他举例说,油价在80美元/桶时,煤制油项目在经济性上是有竞争力的。对煤制烯烃项目而言,即使油价降至55美元/桶,其经济性仍与石油化工相当。
除了油价,产能过剩是影响煤化工项目经济性的另一关键因素,这是与会专家的一致观点。
“尽管目前供过于求的迹象十分明显,但现有的在建及待建项目将使煤化工的产能到2020年显著增加。”李义善说。
据介绍,到2018年,中国将有16个煤制油项目投入运行,总产能达到1978万吨/年;到2020年,规划中的煤制油产能为3000万吨/年。从2013年初到2014年4月,17个煤制气项目获国家发改委路条,这些项目总产能超过772亿立方米/年,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
未来3年至5年,随着产能陆续释放,中国煤化工产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通过内在创新化解外部风险
美国页岩气革命给中国煤化工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页岩气产量增长,其本土天然气价格下跌、进口量下降,对国际油价形成了冲击,“掌握油价话语权的不再仅仅是中东国家,还有华尔街人士”。二是美国页岩气化工产业链条逐步形成,相关产品出口大增,对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影响已经显现。
亚化咨询统计显示,2011年起,美国由丙烷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2013年净出口量为6388万桶。2014年,中国丙烷进口量达475.3万桶,其中75.3万桶来自美国,比2013年增长659%。
除了美国页岩气革命,对于中国煤化工来说,另一个挑战来自更加严苛的环保要求。“中国煤转化项目的经济性在中长期仍然看好,但长期将受到环境问题制约。”李义善说。
“当初为了拿到路条,即使要求严苛,很多企业的环评都能达标,但后来很难坚持。”国电新疆准东煤化工公司副总经理李国敏直言。
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石化轻纺评估部副主任童莉表示,通过近10年探索,没有一家企业能做到真正的零排放。她举例说,没有一家企业的废水处理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达到设计标准,几乎均进行了多项改造。神华煤制油项目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多达15项,增加投资近1倍。
在无法控制能源价格走势、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煤化工企业该何去何从?与会专家的建议是,分散投资、进行风险对冲,放慢产能释放速度,通过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降低成本,尽量保证研发投入不受影响,通过多联产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污染物最小化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