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几番爽约的太阳能飞机终于抵达南京。近期,太阳能飞机来宁也刮来了一阵“太阳能热”。除了飞机,太阳能还能应用在哪里?昨天记者采访了东南大学太阳能研究中心专家王军老师。王军告诉记者,太阳能技术应用主要分光伏和光热两块。2007年无锡尚德上市带动了国内大批光伏企业,目前国内光伏企业产量占世界光伏产量的60%,而江苏地区光伏企业产量占全国光伏企业产量50%以上。目前光伏发电成本已经降到8毛钱左右,太阳能发电有有望走进千家万户。
另一项太阳能技术主要是“光热应用”,听起来很遥远,实际离我们很近,市民家中常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光热”的最低端应用。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目前则主要从事高端太阳能技术研究。王军告诉记者,2005年,在东大院士张耀明的带领下,研究团队曾在江宁建成当时国内第一座太阳能热发电站,建成以后做了大量试验,后因工业用地问题,发电站被拆掉了。
王军透露,今年东大太阳能研究中心团队将在江宁横溪建成技术更先进的高温太阳能实验平台,利用太阳能加热产生300度以上的高温蒸汽,进入汽轮发电机,产生电能,可以供工业用或者民用,目前这个高温太阳能实验平台预计可以为整个基地提供每小时500千瓦的电量。此外,平台搭建后,研究人员可以研究太阳能制氢,太阳能冶炼,为工业应用做一些前瞻性的储备。
“太阳能飞机”:带着90个商业伙伴一起飞
尽管阳光动力2号仅在中国两座城市停留,却吸睛无数。在业内人士看来,“太阳能飞机”的环球飞行,更像是注意力经济下的实验品。
阳光动力2号的诞生,归于一场商业众筹。据了解,这架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耗时13年进行研发,花费了约1.5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近10亿元。包括市场推广、飞机建造、技术研发等费用,几乎全部由赞助商提供。有意思的是,这些合作伙伴并非来自航空行业,主要来自化工、生物材料、钟表等行业。
飞行员贝特朗˙皮卡尔对外宣称,“阳光动力2号”环球飞行的合作伙伴有90家之多,分为三个“朋友圈”:一是包括OMEGA(欧米茄)在内的4个主要合作伙伴,投资金额在1500万到2000万美元左右。这些合作伙伴的名字将出现在飞机、飞行员飞行服和阳光动力2号团队身上,也会在所有相关场地、网站以及飞行任务中频繁出现。
二是次级合作伙伴,包括谷歌、拜耳等知名国际企业,它们可以把自己公司的Logo印在飞机身上。三是低级别赞助商,投资在一两百万美元,可以“阳光动力项目参与者”的身份对外宣传。
主办方不讳言,这些小伙伴们给“阳光动力2号”环球飞行砸钱,除了宣传主流的“环境保护”理念,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检验自己的产品在高空、低压、长时间飞行状态下的性能,顺带进行品牌宣传。
你瞧,虽然“太阳能飞机”被指“飞机中的拖拉机”,真正的太阳能商业飞行还挺遥远,但一次环球飞行却被整成一场华丽的营销盛宴,你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