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济专家指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最重要的是要过四道坎,第一道坎:农业劳动生产率要赶上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第二道坎: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培育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第三道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要继续大幅度下降,环境污染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第四道坎:提高服务业从业比重。由此,工业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就在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而调结构,一个绕不开的拦路虎就是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技术改造正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和工作抓手。
在甘河滩工业园区,记者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铁合金生产企业——青海百通公司。与过去的“硅铁走廊”家家冒烟的场景不同,铁合金生产企业也能成为绿树成荫、花草相映的花园式工厂!
作为年产高纯硅铁30万吨,亚洲最大的高纯硅铁生产基地的百通公司积极实施烟尘治理改造、矿热炉烟气余热发电等项目,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走出一条企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之路。
“高载能的铁合金企业,如果不能有效地节能降耗、减少排放,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在参观百通公司矿热炉烟气余热发电厂时,公司副总经理李向东告诉记者,公司投资1.71亿元建成的8台13吨余热锅炉及发电机组,其技术不仅填补了我国硅铁冶炼烟气余热发电技术的空白,而且由公司实施的20万吨硅铁冶炼用矿热炉烟气余热发电项目全部建成后,毎吨可降低电耗700千瓦时左右,年节能折合标煤1.7万吨,减少CO2排放10万吨。
同时,企业还主要进行二氧化硅粉尘回收再利用,其中布袋式回收每年可达3万吨。走循环发展经济道路,企业基本实现了没有废气、废水、废渣。
“全国铁合金行业综合能耗最低、国际领先”、“全国铁合金行业中第一家清洁生产达标的企业”等诸多荣誉在身的百通公司就是我省高载能工业发展的一个样板,也是一个缩影。
淘汰落后提高产业集中度
经济要升级,唯有转方式、调结构;转方式、调结构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就是要真正淘汰落后产能。
“淘汰落后”谈何容易。这决不只是办公室里的一堆报表,决不只是一串数据的增减,它极为沉重,又极为艰难。
自我加压,壮士断臂。“十二五”以来,青海执行了比国家更为严格的淘汰标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电解铝、铁合金、水泥、碳化硅等重点行业淘汰标准均高于国家同期水平。
省经委副主任宁克平介绍,2011年至2013年的三年间,全省累计淘汰电解铝落后产能7.2万吨、水泥67万吨、铁合金18.6万吨、碳化硅10.23万吨、钢铁67.96万吨,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各年度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累计实现节约标煤100万吨左右。
据了解,我省电解铝行业180KA以下电解槽、铁合金行业12500KVA以下矿热炉以及水泥行业的机立窑已全部淘汰完毕,成为西北地区率先告别所有机立窑生产线的省份。
目前,我省240KA及以上电解槽占总产能的85%,骨干企业主体设备、控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13500KVA以上矿热炉也占到一半以上,全国首台全封闭自动化铬铁冶炼炉、全球首套铬铁冶炼高温炉气干法除尘净化系统已投入运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5条,是总生产线数量的58%,其中8条已配套或在建纯低温余热发电装置。
经过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我省重点行业“小、散、乱”的现象得到改善,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全省水泥企业数量已减至16家,排名前五名的企业产能就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铁合金企业数量减至12家,排名前五的企业产能占全省总产能的六成四;电解铝企业平均规模达33万吨/年,超过国家平均水平,排名前三家企业产能占到全省产能的54.21%。
淘汰落后产能,也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现在,全省新兴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已占总产能的83.5%,电解铝就地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57%,先进产能规模化发展的格局已逐步形成。
节能改造还高原一片蓝天
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走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青海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战场”。
2011年至2013年,我省累计组织实施节能技改项目157项,省级财政安排和争取国家节能奖励资金2.75亿元,拉动企业节能技改投资87亿元,预计年实现节能量172万吨标准煤。其中安排6825万元支持铁合金、水泥,计划建设余热发电机组总容量128MW,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8.3亿千瓦时。
目前,全省25户硅系铁合金企业中,青海百通、青海华晟、民和天利3户已经完成余热发电项目建设并正投入运行;其他企业正在开展主要设备订购及土建工程建设,部分企业发电厂房基础接近完工。另外,12户新型干法水泥企业中有8户企业余热发电及利用工程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占全省现有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80%以上。
青海丹峰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与国内环保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移动式集烟罩项目研发,相关技术成熟后,烟气回收率将达到50%以上。
“十二五”以来,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引导支持企业全面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优势企业能耗及排放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密闭铬铁炉及冶炼废气回收利用技术得以攻克并投入生产运行,硅铁、水泥余热发电技术在全行业推广实施,对全省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构调整倒逼产业升级
“十二五”是我省经济加快发展、产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地区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指标的双控力度,我省工业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日益加剧。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由此形成的节能空间逐步缩小,我省如何进一步发挥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对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作用,成为又一“爬坡点”。
对此,省经委副主任宁克平说,就是要优化存量,通过对存量的技术改造提升,以结构调整倒逼产业升级、以标准规范促进产业升级、以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倒逼淘汰落后。
据了解,我省将结合全省电解铝、铁合金、水泥等五个行业兼并重组和结构调整工作的深入实施,加快淘汰一批与省内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关联度不高,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且在全省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的传统产业,积极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
同时,积极推动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上游原铝企业与下游加工企业间的合作及兼并重组,鼓励冶炼-加工-应用一体化经营模式,进一步提高原铝就地加工转化率。继续深入开展钢铁、光伏、装备制造等行业上下游对接活动,鼓励省内企业间在同质同价同服务的前提下,优先采购消纳本地产品,实现互利共赢。
另外,紧紧围绕全省重点工业产品单耗、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这个目标,配合环保、安监、质监、能源等部门,不断完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污染物排放和清洁生产等标准,对能耗超标、环境治理差、安全生产隐患多的企业及生产设备逐步予以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