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水日;这一天,“中国水周”拉开序幕。
回顾我国20多年的治水用水历程,我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里程,而“节约”二字在这一进程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实际上反映出为了摆脱水资源瓶颈的制约,我国的治水思路在转变,用水手段在提升,管水机制在健全。
据水利部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正常年份缺水500多亿立方米。水资源成了“水瓶颈”,用水粗放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面对这一状况,我国从国家层面及时调整治水思路,更加强调节约与保护,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寻求人水和谐之道。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可以看出,节水被明确为当下治水的关键、优先环节。这种转变,意味着我国将从增加供给转向需求管理,从开发建设工程、拓展供水渠道转向侧重于提高用水效率、抑制不合理需求。
思路的转变决定着行动的转变。随着节水理念的深入人心,无论是工业农业用水还是生活用水,人们都更加精打细算,节水手段及方式不断创新、推广。
去年底,山东淄博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对全厂进行了一次水平衡测试。“水平衡测试就像是给人体检。我们利用声波对厂区内管网进行漏水检测,还要对污水回用率、蒸汽冷凝水的循环率等指标进行测试。”承接鲁泰水平衡测试业务的公司负责人魏涛介绍说,借助这种手段,能够发现企业在用水上存在哪些问题,帮助企业实施技术和管理改造,实现节约用水。魏涛表示,近来委托他们进行测试的企业越来越多。
农业是用水大户,自然成为节水的重点。关于节水技术,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副主任闫冠宇介绍说,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不断显现,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被引进并逐渐推广。统计显示,仅去年,我国就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
借鉴国外先进节水理念的同时,我国也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节水“土办法”。在闫冠宇看来,这些年,通过结合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技术的转变,以及管理手段的创新,我国节水灌溉已经从单一的灌溉技术模式向农业综合集成技术模式转变。他举例说,东北、西北地区推广的膜下滴灌技术,有效集合了滴灌、农膜、种子、化肥等多项技术。“这些技术的创新、集成、推广,不仅实现了节约用水,而且实现了农业增效。”
去年9月,水利部对外公布的2013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显示,全国30个省区市考核等级均为合格以上,其中天津、上海、江苏、山东4省市考核等级为优秀。这是我国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晒出的首份“成绩单”。
节约用水,离不开健全的体制机制作保障。为此,我国逐步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约束。2014年,“三条红线”的指标已分解到省级、地市级和90%的县级行政区。以水定需、量水而行,“三条红线”设定的用水天花板让各地管水越来越严,用水阀门越拧越紧。
严格管水,不仅要靠行政手段,还离不开市场机制破解难题。我国正探索建立国家水权制度。宁夏、江西、湖北、内蒙古、河南、甘肃、广东等地已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水权交易流转和水权制度建设试点。
作为首批水权交易试点省份,河南省不久前正式批复了关于新密市使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指标申请。通过水权交易,新密市每年将获得2200万立方米南水北调中长期水量指标,缓解水资源紧张。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王继元表示,水权交易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实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正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通过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约束粗放的用水行为,实现节水护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