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本报头版头条刊发《里程碑:我国人均装机达1千瓦》的报道,引发业内专业人士的热烈讨论。自2014年起,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一直坚持阅读 《中国电力报》。他告诉本报记者,近期对本报“人均装机1千瓦大讨论”内容尤为关注。3月4日,针对这一问题,杜祥琬表示:“人均装机1千瓦,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展,是电力人艰苦努力的结果,是很值得祝贺的事。”但衡量电力发展水平的更好指标是什么?他给出了如下思考。
记者:那么您认为,应该用什么指标来衡量电力发展水平?
杜祥琬:我长期关注《中国电力报》,发现用装机容量来衡量的人很多,当然,只有达到一定的装机容量,才能提供一定的发电量。但是,我觉得需要引导一下:电力的发展要用发电量来衡量,而不是用装机容量来衡量。这个概念十分重要,这个观点需要让大家知道。
记者:请具体谈一谈您的看法?
杜祥琬:装机容量的多少与电源结构有关。不同类型的电源,在单位时间内的运行时长不同,如果是风能、太阳能发电,其装机容量就会相对多一些;如果是煤电、水电,其装机容量就会相应少些;如果是核电呢,装机容量就会更少。所以,不能完全用装机容量来衡量,这与电源结构有关。我们最终需要的是电量,用发电量指标来衡量才是科学的。
我国电力在终端能源利用中的比例要提高。换句话说,非发电用能要减少。非发电用能主要是利用煤炭,煤炭的1/2用来发电,1/2直接燃烧,后者如果减少,多用来发电,就是一个进步。此外,还有一部分非发电用能,比例较大的是直接燃油,比如车用汽柴油这一块,如果将来的车辆用能也换成用电,像发展新能源汽车,这又会是一 个大进步。总之,就是把非电终端用能改成用电,我认为这个比例一定要提高。
记者:这个比例提高到多少才合适?
杜祥琬:我前几天看到你们《中国电力报》上有观点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电装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话不是说不对,但我们曾经有一个评估,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人均电力消耗为13000千瓦时/年~14000千瓦时/年,澳大利亚也差不多。可是现代化水平与之相差无几的欧洲和日本,人均耗电仅为6000千瓦时/年~8000千瓦时/年,有近1倍之差,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从能源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发展与能耗增加并非绝对成正比。1倍之差,对我国是个重要启示。我们要走向现代化,决不能拿美国的耗电量当标准,耗能也一样。否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做不到的。
记者:为什么说“危险”和“做不到”呢?
杜祥琬:美国的人均能耗是全球平均 值的4倍,如果都和它一样,得需要四个地球的能源资源来支撑。这与生活方式有关,美国的现代化水平是很高,但却形成了一种不良的高耗能习惯。而欧洲和日本的单位GDP能耗只有美国的1/2。从我国实际情况来说,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的确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这话是对的。但拿电量来说,提高空间又有多少呢?现在我国人均耗电量是4000千瓦时/年,如果说再高一点,达到欧、日的8000千瓦时/年,那么还能再高吗?应该再高吗?我国真需要成为那样一个高耗能的国家吗?更何况我国有后发优势,更有条件吸取人家的经验。况且,现在我国已经有了这么好的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IT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所以按道理来讲,我们不必片面地追求美国、加拿大的能耗指标,而应该走更清洁、高效的能源发展之路。
记者:所谓的“差”指的是什么?
杜祥琬:“差”就是耗能高,一个国家的能耗很高绝对不是一个先进指标。我想强调这个概念,同样的发达水平,如果耗能低,这才是先进指标,说明能效高,说明这个国家倡导节能。我们要倡导一个比较高效、节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或者说是社会发展方式。如果非要以发达国家为标杆的话,我们还有不到1倍的发展空间。
所以,一定要有这样的观点:能源电力的消耗,不是越多越好。1千瓦、2千瓦、3千瓦,是不是就这样发展下去?当然不是。在初级阶段当然要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定要打住。
记者:经济不打住,而能源打住?
杜祥琬:这个概念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结果,就是包括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发展到人均25000美元左右后,经济继续发展,人均能耗却不再提高。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也是能够理解的现象。
传统观念的理解是经济越发展就得多耗能。但若在产业结构和能效上有突破就会有所改观。我们的能耗主要在第二产业上,其中,又多半耗在高耗能产业上。我们要改变能源产业结构,把第二产业中的高耗能降下来,把百姓用能提上去。目前,我们用在生活上的电是三分之一,用在工业上的是三分之二,发达国家正好相反,这就是人家进步的标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能效。基本上说,解决好上述问题,到了一定的发达程度后,经济可以继续发展,但是人均能耗、电耗不再提高,且基本稳定,甚至还能降低。我们现在要打造升级版,转型发展,就是要让服务业的能耗上去,同时,还要提高能源效率,还需要新型产业的发展,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增加能源,还可以节约传统能源,并增加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