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能源是让友好的握手与拥抱更加紧密的重要力量,也是“一带一路”铺展延伸最坚固的根基。在今年的两会上,如何发挥能源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领航作用引爆舆论热点,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积极谋划。
需求相契,奠定合作根基
由于中国的能源进口通道基本与“一带一路”重合,所以,能源成为“一带一路”最鲜明的标签。
来自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的谭小飞参加了今年中国的两会报道,他非常关注“一带一路”建设。“土耳其是丝绸之路上的重点国家,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而土耳其距离中东很近,所以中国的能源战略与土耳其关系密切。”他说。
谭小飞理解的“一带一路”,无疑是一条能源之路。其实,正因为以油气为代表的能源先行者十几年来在这两条经济带上不断开拓,才有了如今“一带一路”的发展根基和依托。
曾经见证过中国石油与中亚、俄罗斯地区重大能源合作项目实施过程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吴新雄说:“能源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推进国际间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中东等地区开展的能源合作非常广阔,内容丰富,为‘一带一路’建设拓宽了空间。”
需求相契是“一带一路”生命力的源泉,也是能源合作取得重大成果的关键原因。“油气是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合作的重要方面,中东、中亚国家有油气资源和出口的需求,我们有广阔的市场和进口的需求,双方不仅可以进行油气贸易,还可以在技术上和人才交流上进行合作,并且带动我国西部油气工业的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如此,如今中缅原油管道开辟海上原油的管道来源,进一步保障了国家的能源安全。目前,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已经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未来油气合作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说。
油气合作开路在先,电力等其他能源企业也在积极寻找“一带一路”上的双赢机遇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则表示,能源行业在“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方面大有可为,比如油气管道、输电线路等。“‘一带一路’上相当多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电力比较缺乏,而我国在电力装备、电力规划、电力工程施工和电站应用等方面水平都相当高,通过走出去,可以促进当地电力事业的发展,同时带动我们电力装备的出口。”陆启洲说。
资源与市场匹配、技术能力与发展需求契合,“一带一路”似天作之合,能源合作的广阔前景犹如一座座待掘的金矿,点燃“一带一路”发展的未来之光。
劈波斩浪,勿忘出海之“险”
机遇与风险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作为逐浪市场之海的企业来讲,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走出去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亦是如此。
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别研究中心分析,沿线64个国家的政府经济风险总体处在比较高的水平,风险按9类分级(1最低9最高),处在5-9类的有48个国家,占76%。
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董事长王毅统计,“一带一路”建设中,近期重点推出的项目总投资额高达数百亿美元。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仅能源合作方面,就已确定21个项目、近200亿美元。
经济风险的预测与应对不容小觑。所以,在今年的两会上,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吴焰和王毅两位政协委员都带来了关于“一带一路”风险防范的提案,聚焦保险业在“一带一路”中的保障作用。
经济风险只是能源企业“走出去”的一个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黄淑和梳理了企业“走出去”通常面临的五个问题。“一是对投资地的法律不熟悉,二是项目的市场调研论证不全面,三是能够胜任海外投资业务的优秀人才太少,四是国内一些配套政策和机制跟不上,五是外界打压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所以,一些‘走出去’项目亏损是难免的。我们可以在刚开始的时候交点学费,但是时间不能太长,数量不能太多。建议在国家层面加强研究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走出去’。”黄淑和说。
“我们在走出去之前,要根据投资所在地区分析它的风险要素——政治、法律制度、宗教、民俗文化、安全、环境、劳动用工等,要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对企业来讲,面对机会,永远不能忘了风险在前。”陆启洲说。
知己知彼是出征前的重要功课。“我们是比较年轻的企业,对一些国际招投标的准则还不太熟悉,需要积累经验。目前的形势比较好,我们也在积极尝试。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地区‘游戏规则’不是很稳定,我们还有个探索的过程,需要谨慎介入。”全国政协委员、国电集团原总经理朱永芃说。
建设“一带一路”中,学习先行者的模式,吸取经验教训是一条捷径。朱永芃表示,油气能源企业走出去较早,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和模式,使电力企业“走出去” 的步伐更加稳健。
整体协调,打造中国“能源舰队”
面对待掘的金矿和不可小视的“走出去”风险,能源企业如何为“一带一路”的振兴雄起打造强劲有力的中国“能源舰队”?这需要企业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敢于作为的魄力,更需要国家整体协调的支持和保障。
“作为企业来讲,最难承受的风险就是政治风险,这方面国家要有相应的措施,走出去的企业也要有所准备。投资的保险要投,国家也要有兜底机制。”陆启洲表示。
顶层设计完善,执行路径才能清晰。针对电力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范集湘建议,由国家搭台整合产能,使整个电力产业整装编队“走出去”,这样才能走得高端,体现出优势。
“国家应该明确一个归口的部委,研究我们‘走出去’的战略规划,然后按照世界通行惯例,让电力企业‘走出去’和国外企业竞争。要使企业外部条件与西方公司大体相当,比如融资成本、保险成本、税赋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使我们的企业不输在国际竞争的起跑线上。”范集湘表示。
目前,国家已在国内对“一带一路”的能源发展战略进行对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表示,将进一步健全新疆的能源规划体系,其核心就是“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方案。能源局将和新疆相关部门一起,把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规划在新疆落地的重大项目梳理出来,力争列入“十三五”能源规划,逐步实现。
能源合作内容广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调动尽可能多的各方力量为能源“出海”保驾护航。“希望进一步发挥政协对外交往的优势和纽带作用,结合‘一带一路’战略中有关能源对外合作部署,为能源企业走出去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贺禹建议。
能源“出海”,在领航中探索,在探索中远航。沿着“一带一路”出发,在互信互利合作中,“能源舰队”的出征航线必将成为丝路蓝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丝路概况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称,由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是新时期推动互联互通、实现经济融合发展的战略创举,蕴藏巨大潜力。据测算,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覆盖人口约46亿,经济总量达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29%。目前,约60个国家表示将参与支持“一带一路”战略。我国政府已经成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任组长,相应战略规划不久将正式颁布。
“一带一路”也为能源合作带来新的契机。比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亚国家有着良好的资源基础,在与中国庞大市场对接方面也有着良好意愿,加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为双方能源合作打下扎实深厚的基础。
中亚能源资源基础雄厚
哈萨克斯坦:石油探明储量39亿吨,占全球探明储量的1.8%,储产比46;天然气探明储量1.5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探明储量的0.8%,储产比82.5;煤炭探明储量336亿吨,占全球探明储量的3.8%,储产比为293。
土库曼斯坦:石油探明储量1亿吨,储产比7.1;天然气探明储量17.5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探明储量的9.4%。
乌兹别克斯坦:石油探明储量1亿吨,储产比25.9;天然气探明储量1.1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探明储量的0.6%,储产比19.7。
塔吉克斯坦:油气资源储量分别为石油1.131亿吨、天然气8630亿立方米,尚无法得到有效开发。
吉尔吉斯斯坦: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锡产量和汞产量居独联体第二位,羊毛产量和水电资源在独联体国家中居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