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装置同时改 鱼和熊掌要兼得
安顺电厂3、4号主机于2003年正式建成投产,至今已运行10年。近年来,贵州地区环保压力与日俱增,电厂脱硫装置、电除尘装置和脱硝装置改造施工同步进行迫在眉睫。在最初的接洽阶段,电除尘设计是在出口端增加电场,与脱硝布置方案并无交叉。随着施工设计的逐步优化,最初的电除尘出口增加电场改为进口增加电场,这对即将成型的脱硝方案造成了很大影响。项目部与电厂充分沟通之后,决定在原来的基础上优化布置,将原来的“3+1”催化剂布置方式改为“2+1”布置,即在保证脱硝效率的前提下,将铺设4层催化剂改为3层,尽量减小除尘器改造的影响,也节省投资了成本、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同时,将已有的离机组较远的氨区拆除,重新布置氨区以满足6台机组容量并兼顾即将筹建的三期主机地理位置,降低拆除成本。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项目的设计人员却用智慧和经验,保证了三大装置改造的顺利进行,还节能了提本,提高的效率。
土质疏松桩基难 寻求突破
设计方案的反复论证在无形中缩短了项目施工时间,项目部于4月20日开始4号装置基础开挖。由于贵州地处高原、之前土质多为回填砂石掺杂少部分泥土,土质疏松,容易造成坍塌现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公司新成立桩基方案审查专家组多次赴现场考察,最终确定由人工大开挖改为人工挖孔桩的新颖墩基方案。石渣回填、碾压不密、管网杂乱、部分水管锈蚀严重、漏水点多,在实际开挖桩基过程中,一个个问题浮现出来。项目部积极研究策略,采取应对措施,由最初的每挖一米支模一次改为每挖半米支模一次,增加护壁工程量防止坍塌,同时积极查找漏点提前处理,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历时一个月终于完成了人工挖孔墩桩工程。
跨项目施工交叉多 见缝插针赶工期
跨专业的交叉施工是项目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然而,跨项目的交叉施工,却非常少见。此次改造工程,由于电厂大修期间需要抢干脱硫改造、电除尘改造和脱硝改造三大工程,脱硝改造与邻近区域电除尘改造、空预器改造、省煤器改造同时进行,交叉施工不可避免。日夜倒班、见缝插针便成为家常便饭,项目部总共5名人员,每天轮流值夜班,最多的时候是大家一齐上阵。高低空作业上下交叉施工,需要采取防护网等隔离措施,吊装组合、烟道焊接,需要错峰作业,运输通道、施工空间、机具布置、材料堆放都需要协调处理。这个最炎热的夏天,注定是现场最忙碌混乱的时间。披星戴月忙碌混乱的日子里,项目部的专工们最期盼的,是有一天能早下班,美美地吃个晚饭,沿着马路溜溜弯儿。项目经理朱先俊带着调侃的语气跟我说:“当到达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大家都比较疲惫,有一段时间项目部士气比较低落,我给大家轮流放假,告诉他们,干工程,需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项目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没有最苦,只有更苦,挺过来了就成功了。”
10月8日,4号脱硝装置正式开始调试,调总张浩亮接过重任,挑起单子继续前行。单体调试、整套试运、挨个检查设备运行参数,带领调试专工开始驾轻就熟的调试工序。11月5日,4号脱硝顺利进入168小时倒计时。这一个个工程节点凝聚着项目部和公司员工们巨大的心血。
安顺项目3号、4号脱硝装置平均工期为5个多月,这是今年100个脱硝改造项目的小小缩影。“改造之难,难于上青天”,年初开始,这句话就在各项目部之间悄然流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脱硝项目陆续投产,很多项目经理开始对改造工程产生了另外的情愫,正如安顺项目经理朱先俊所说,每个项目既是考验,也是挑战,在与各种困难斡旋斗争的过程中,你会倾注加倍的心血和精力。
今年以来,龙源环保各部门积极应对脱硝爆发式增长,脱硫脱硝中心系统梳理项目难点,通过划片区管理、制定专项审查跟踪小组来强化风险预控能力,在全力解决制约项目进展“短板”问题的进程中,迸发出“情系改造,迎难而上”的正能量。截至11月15日,公司已投产脱硝机组65台,年底前还将集中完成约50台脱硝机组的建设,真正锻炼出了一支经得起摔打、抗得起重任的队伍,担负起国家赋予的环保使命和集团寄予的殷切希望,不惧风浪,勇往直前。
来自: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