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华坐在陌生的会议室里,安安静静的。他面前的笔记本上手写着大段发言稿。拟好的开场白写在第一行:“一,本人是新委员,要向老委员学习,尽快转变身份,认真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
整个房间的39位与会者中,他是唯一的新面孔。
中国青年报记者半开玩笑问他:“您第一次当政协委员,准备了提案吗?”
“没有——这是我第四天当委员。”他自己也笑了。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召开前夕,解振华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分在经济界别,成了第37小组的“插班生”。
同组的其他人早就熟悉这张国字脸。此前他是正部级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全球气候谈判的中方代表,中国的“气候部长”。
他的名字总是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气候”“污染”“碳”等词语联系在一起,最近几年又多了个“雾霾”。
对他来说这是不可避免的。他1982年起就进入了当时还不为大众熟知的环境保护领域,在该领域30多年的努力,使他获得过联合国环境保护最高奖“联合国环境署世川环境奖”。
十年前的两会,《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报道中国环保部门的被关注度升温,形容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的解振华“12年终于把‘冷板凳’坐热”。
环保为他带来成就感的同时也带来了挫折。也是在那一年,松花江爆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这位国家组建环保总局后的第一任局长引咎辞职。此后他调任国家发改委,但仍然没有离开环保。
3月5日下午,解振华在政协小组会上强调了自己的新委员身份,“角色还没转过来”,表示要好好学习,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监督——以前,他所在的国家发改委每年要处理几千份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现在,他成为建言者。
人们没有忘记他的本行。上午集体听取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后,返回驻地的大巴上,就有人指着报告里提到的“黄标车”,询问这位环保行家。
他解释说,一辆黄标车排放的污染物相当于欧四、欧五排放标准汽车的几十辆甚至上百辆。总理去年报告里提到一年要淘汰600万辆黄标车,是下了很大决心,出钱把这些车赎买过来并淘汰掉。
下午,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他很快又忍不住谈起了环保。他注意到,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方面。
报告说,2014年中国经济的能耗强度下降4.8%,是近年来最大降幅。而2015年的主要预期目标,包括“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解振华说,很多指标说明,现在环境质量向好的方面发展。我国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少,证明环境质量逐步提高。能耗强度去年下降了4.8%,体现的是能源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指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解振华说,过去主要没有完成任务的是氮氧化物,这是雾霾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前,国家的经济政策没有跟上,后来政策鼓励工厂脱硝,氮氧化物指标逐渐改善。
“今年的任务就更具体了,连煤怎么减少、减在哪儿都有要求,提出一些重点地区煤炭消耗是零增长”。解振华感慨,国家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决心,已经推出“大气十条”,现在又在审议“水十条”,还要推出旨在改善土壤质量的“土十条”,决心、力度非常大,而且措施具有针对性。
他说,环境的改善需要时间,因为我们过去的发展还是粗放的。30多年粗放、快速的发展,带来了能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现在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时间。时间需要多长,取决于现在的力度。“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以及修订后的环保法力度都很大。“现在人们讲,环保法‘长了牙’了!过去一个企业排污,环保部门罚款权最高10万元,现在按日计算,不封顶!”
坐在他身旁的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也补充说:“不光这个,企业超标排放,负责人就负刑事责任了——这是历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解振华还记得,多年前自己在环保部门,去过一个超标排污的电厂开罚单。结果,厂长当场甩出了100万元——你不是一次罚款10万吗?我先付你100万,允许我以后接着排污。“那时候法律约束没办法。现在好办了,按日计罚,超标多少罚多少,总量计算,力度非常大,可能不是几万、几十万,是上百万上千万的罚。而且现在可以关厂子、停产治理,过去都没有这些权力——现在新法是带牙的。”当他说到此处时,全场都笑了。
他强调:“关键就看下一步执法是不是真正依法来办事。如果不执法,就追究你渎职的责任。而且另外一个规定是实行责任制,现在决策了,出了问题,以后无论到哪儿,终身追责。法律确实更严格了。”
只要谈起环保,解振华就可以信手拈来、滔滔不绝:他向英国同行介绍中国关闭的火电厂装机容量,震惊了对方,因为超出了英国的全国装机总容量;最近20年中国的累计节能量占了全世界的58%;中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占了全球的24%……
终于,散会之后,被问起有关我国气候变化立法工作领导小组的问题时,解振华简短回答后,大笑着转身离开:“我得转变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