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多年来高强度固定资产投资积蓄的能量正逐步释放。特别是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为江西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
能源需求的刚性增长与节能减排的硬指标
江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提出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未来3-8年,江西能源和电力需求必将持续旺盛。预计到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3亿吨左右标准煤,较2010年翻一番;全社会用电量将超过1300亿千瓦时,统调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2500万千瓦,平均增长率在15%左右。
与此同时,为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减少40%-45%的行动目标;有关部委也已经制订出台积极有效的约束性措施,建立能源消费倒逼机制,按省分解用能指标,以保障合理用能、鼓励节约用能、限制过度用能。
江西确立了“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十二五”奋斗目标,力求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根据相关约束性指标要求,到2015年,我省年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6700万吨标煤、年均增长4.8%以内。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下降到65.2%,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的刚性增长,另一方面,是建设生态江西、绿色江西节能环保的硬指标约束,如何兼而得之,是摆在江西的现实课题。
架通空中的能源走廊,输入外部清洁电力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发展以分省(区)自我平衡为主,哪里需要电就在哪里建电厂,使大量的火电厂集中在东中部负荷中心,形成了大规模、远距离输煤的能源配置格局。
在当前环境压力日趋加大的情况下,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显然已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一是煤电运矛盾日益加剧。据有关统计数据,2012年,煤炭通过铁路跨省外运规模超过20亿吨,运煤占用了一半以上的铁路运力资源,成为铁路运力长期紧张的主要原因。二是发电成本居高不下。2003-2011年,我国电煤价格涨幅已经超过150%,江西电煤到厂综合单价达1165元/吨;2012年虽略有下降,但到厂综合单价仍高达1050元/吨,省内火电企业普遍亏损,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受本省资源限制和煤炭运输困难等因素的制约,未来我省火电装机十分有限。
随着我国能源开发重点的西移和北移,规划建设的大型煤电、水电,以及风电、太阳能发电基地,与负荷中心的距离一般都在1000~3000公里甚至更远,只有加快建设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优势的特高压电网,才能适应集约化发展大煤电、大水电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需要,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要。
江西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架通空中的能源走廊,让“煤从空中走,电从远方来”,变过度依靠输煤为输煤与输电并举,构建能源综合运输体系。
可以设想,武汉-南昌特高压建成后,将为跨区输入四川水电300万千瓦,相当于为江西“支援”了一座葛洲坝(600068,股吧)电站,相应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万吨/年,必将为保护江西的绿水青山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