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无锡工业企业搬迁或停产、倒闭后,遗留了大量的污染场地,涉及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如何有效监管、安全处置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受污染场地,成为无锡面临的一项迫切工作。在19日开幕的政协无锡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协委员赵民呼吁加快污染土壤治理。
赵民介绍说,无锡其实是最早关注土壤污染的城市之一。2005年6月,原无锡市惠山农药厂停产,该地块在开发过程中发现土壤受到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一定风险。随后,无锡市惠山区政府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了修复方案。2009年3月,土壤修复工程结束,并通过了验收评估。
随后无锡市又在土壤修复工作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对已经关、停、并、转的高危污染企业从快从紧开展土壤修复。2010年启动了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胡埭电镀厂土壤修复项目,此后又陆续实施了新丰管业、福祈制药、锡钢集团原址等一批土壤修复工程。
不过赵民认为,无锡在工业企业原址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作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日常监管制度。土壤污染的治理难度大、费用高、时间跨度长,对企业场地土壤的日常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二是相关标准体系不完整。土壤污染调查、风险评估、检测技术和环境质量标准是进行污染场地调查和修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建立完备的技术标准,成为污染场地修复效果检验和评价的瓶颈;三是基础数据和资料匮乏,难以提出清单、建立污染场地空间档案;四是技术与人才储备不足。无锡虽在场地调研、风险评估和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与实践中培养了一些专业人才,但是数量还相当有限,远不能满足无锡未来场地修复行业发展的需求。
赵民呼吁,要把土壤修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作为无锡实现转型发展和建设两型社会的一项重要载体,制定有利于土壤修复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建立污染场地监督管理制度;开展地方法规、规章及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加强污染场地的调查与监管;加强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从事污染场地治理的专业人才,也可以通过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定向培养,以满足土壤修复产业日益增长的需要。
据了解,2015年无锡为民办实事项目,已经把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列为头条,明确提出将完成原锡钢地块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同时启动原焦化地块污染土壤修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