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智能交通发展概况
智能交通从应用领域来划分主要包括:城市交通、公路交通(城际交通)、轨道交通、民航交通和水运交通五个部分,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从产品门类上分则更加多样化,仅从当前国内最主要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等城市已实施或即将实施的智能交通系统来看,各自建设的项目所含的内容就不尽相同(见表1)。
表1 我国主要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内容
目前我国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各式各样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的原因在于国内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虽然我国也成立了国家层面的协调机构——国家ITS协调指导小组(该小组由原交通部、科技部、公安部、信产部等十多个部委组成),并组建了全国ITS标准化委员会(TC204)来开展规划研究,但相关研究工作还是比较滞后,协调机制不完善,协调力度也不够,使目前智能交通基本处于分散在有关部门各自研发中,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强的框架体系方案,因此造成了各城市、各主管部门各自为政,形成五花八门的智能交通系统的现象。那么智能交通产品到底应该包括哪些部分呢?笔者认为其实在结构上它与安全防范、应急指挥等系统应该是相通的,即智能交通产品大致应该分为“实现综合业务或专项业务的后台管理应用系统(平台)”和“具有各种特定功能的专用前端设备”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上述城市中各种各样的智能交通业务系统,归结起来智能交通目前的热点产品应该包括如下几部分:
一、是交通信息采集类:主要是各类传感器的应用,是物联网在ITS应用方面的主力。
二、是车载控制和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动态车载导航、车辆检查和控制、车辆安全防盗、车辆信息服务等,其核心技术就是Telematics (Telematics是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导航系统、网络通信技术和车载电脑的综合产物,被认为是未来的汽车技术之星)。
三、是交通视频监控类:安防企业在这一部分涉足最多,包括电子警察、治安卡口、车载监控、智能视频分析等。
四、是交通应急调度:这是行业专项应急指挥系统的一个分支。
五、是交通业务管理和应用系统:是实现交通管理以及提供各类交通信息服务的核心,主要包括:交通流采集、交通研判和分析、交通电子收费(ETC)、公路车辆智能监测和记录、交通信号控制、车辆违章记录和处罚、交通车辆调度(包括公交调度)、交通安全和紧急事件应急管理、交通仿真和评价、交通规划、交通执法等方面,这些系统主要由相关软件平台来实现。
二、市场发展规模以及竞争格局
近年来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开始加快,每年的建设投资增速都超过20%。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城市道路和交通问题越来越严峻,广大市民对出行效率的需求日益迫切,再加上我国一些省市举办大型国际赛事或重大活动的推动作用,因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智能交通建设越发重视,智能交通领域也因而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在未来几年内智能交通主要应用于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这两个领域。据权威机构推测,我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挥中心,未来10年智能交通系统的总投入将达到1820亿元。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市场需求同样可观,预计未来10年内,城市ITS投资总额约在450亿左右。
鉴于智能交通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从事ITS业务的单位也很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有政府背景的机关、团体、协会、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也有各类ITS相关设备提供商以及智能交通平台软件开发商。目前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电子警察和治安卡口、高速公路收费、车载定位以及系统集成等环节。很多安防企业开始涉足智能交通领域,基于安防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主要是推出前端的高清视频采集和控制设备,但真正能提供完整的智能交通系统级解决方案的企业还很少,只有一些安防龙头企业在治安卡口、电子警察等方面推出了较为全面的包含前后端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整套产品。在产品方面,智能交通的主要竞争领域还是在道路监控、电子警察和高清卡口等方面,目前市场上能提供相关产品的厂商非常多,但尚无一家企业能够统领全国市场,以致形成了缺乏龙头、群雄割据的竞争态势。另外国内企业在利用现有信息资源进行高层次交通信息服务的开发方面还很落后,ITS市场也没有形成包括产品供应商、服务运营商、政府管理部门及交通信息消费者这一整条完善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