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乌鲁木齐市正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进阶梯水价的实施。水价上涨,一方面是日益突出的供水成本与水价长期倒挂,导致供水企业亏损的现实所致,利用价格杠杆推动节水意识的提升则是水价上涨背后的深意。经济因素的确能够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源自整个社会形成的观念和态度才是社会节水意识提升的内驱。对于乌鲁木齐这样一个典型的资源性极度缺水城市来说,节水是每个人的民生工程。
把节水比作一项工程,首先源于乌鲁木齐已经“捉襟见肘”的用水现状。乌鲁木齐地表水中头屯河流域、乌鲁木齐河流域,开发利用程度超过80%,已经远远超过了国际生态警戒线30-40%的标准;五个地下水超采区中,乌鲁木齐的“肾”—柴窝堡湖的地下水超采现象尤为严重,乌鲁木齐市年超采地下水近1.2亿立方米,超采总面积431.1平方公里。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警钟早已敲响。
2002年颁布实施《乌鲁木齐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2005年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乌鲁木齐的节水工作虽然不是刚刚起步,但随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水资源的短缺形势日益严峻。
水,关乎每个人的基本生活,也是决定一个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要素。《国务院关于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400万人以内,用水总量预计将达到15亿立方米,而乌鲁木齐地区现有的水资源总量约11亿立方米,到时,乌鲁木齐水资源将存在4亿立方米的缺口。
而资源浪费也让严峻的现实雪上加霜。农业用水利用率低,高耗水、低产值特征明显;工业企业中85%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节约用水意识淡薄;中水回用份额极少,未能体现生态循环效益;城市生活用水由于供水管网老化,跑、冒、滴、漏使得管网漏损率达到15%以上;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洗浴会所、洗车房甚至绿化带,自来水“源源不断”地流出,人们享受着无节制用水带来的舒适与方便,却也在无形中缩减着这个城市的生命线。
杯中的水越来越少,喝水的人却浑然不觉,在水这种紧缺资源面前,我们谁也不是能够“一掷千金”的富豪。2009年至2012年乌鲁木齐水业集团分类售水统计显示,居民生活用水在售水总量中所占比例一直在50%以上。从1.16元/立方米到1.66元/立方米,有的人认为,只要买得起,浪费不浪费就是自己的事,殊不知,钱是个人的,但资源却是整个社会的,对资源的浪费关乎公共利益,与公共利益有关,就不是个人的事。
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5年经济工作七项重点任务,“切实抓好水资源保护利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位列其中。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两个“可持续”是明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宏观调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情况下矢志不渝的坚持,也是乌鲁木齐市乃至全疆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背后的有力支撑。
从节约型社会到节约型城市,不否认科技进步是关键,不否认体制创新是保障,而全民动员提高节水意识,才是实现两个“可持续”的基石。